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顾雏军谈科龙案:我就是一赶考书生
2016-02-15  浏览:106
建材之家讯:七年后再看到顾雏军,他已经两鬓白发,消瘦不少。

9月6日,从广东省肇庆四会监狱出来,顾雏军便直奔北京。在去往机场的路上他反反复复地看着一篇署名吴风度的文章,题为《民营企业家顾雏军的牢狱之灾》。这篇文章让他重燃了鸣冤的斗志,“在里面憋了那么久,现在把我放出来,我是一定要为自己‘平反’的,哪怕你明天就把我抓进去。不然,太窝囊了。”

还是七年前那个硬汉,身上的戾气丝毫未减。只是时过境迁,江湖上已经开始淡忘他的故事。这位格林柯尔创始人,曾因收购科龙电器声名鹊起,又因擅长资本运作问鼎“胡润资本控制50强”榜首,最终却跌落在谋求“世界冰箱大王”之梦的路上,身陷囹圄。

戛然而止的伸冤

出狱后的第八天,顾雏军在北京北四环内的一家酒店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头戴一顶纸糊的白色高帽,上面写着“草民完全无罪”,高声喊冤。

其实顾雏军的弟弟顾绍军倒是更希望哥哥能先将身体调养好了再说,长年的牢狱生涯中,他一直被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共同折磨着。“作为家人,他出来了就是最好的”。但他深知,以哥哥的性格,这口怨气不出,身体不见得会好。

顾也许注定是个轰轰烈烈的人。

面对着在现场的记者,他实名举报了证监会原副主席范福春、前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以及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四名卸任及在任官员,称他们“利用职权对其加以陷害,侵夺他的科龙股权”。一个多小时的陈述中,他反复强调自己的无罪。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一天会议室挤满了记者。被一群记者围坐在中间,看到自己还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他的情绪出奇地高涨,不厌其烦地回答着现场的提问,更加坚定了对自己平反之路的信心。

然而,这样的信心没有持续太久,这一步他自以为高调的“石子”并未就此激起千层波浪。

针对顾雏军的实名举报,证监会于当晚回应称,“我们注意到媒体报道顾雏军召开新闻发布会,举报了证监会工作人员。证监会始终欢迎社会监督,当然我们理解,这种监督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相关各方均应对自己的言行承担相应的责任。”

刘兴强也在随后的采访中表示否认,并提出若顾雏军提起诉讼,“我不仅可以应诉,还要告他诬陷。”

在发布会上顾雏军也谈到曾接到上游供应商向他报料,当年美的电器董事长何享健为了成功收购科龙电器,先后对外受贿高达5亿元人民币。对此,美的公司也在当晚发布声明回应称顾雏军的有关言论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其通过捏造事实并向社会散布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到本公司的名誉,本公司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之后的几天里,顾雏军又趁热打铁向证监会提出两个诉求,一是希望证监会公布科龙被立案调查的最原始罪名,二是公布证监会向科龙发起询问函的原始依据。

但十几天过去后,他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只见他在微博上写道,“证监会不回应我的两个诉求,陈云贤又躲在美国一个多月了,我真的很无奈。”没过多久他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也被封杀了。

如今人们只能在他仅剩的搜狐微博上看到他的消息,一句“媒体的反腐热情何其短也”的感叹表达了他对现实的看法。

资本大鳄的成与败

有熟悉顾雏军的人评价,他成也张狂,败也张狂。

顾雏军最早做科研出身,曾在天津大学任教。1988年发明了格林柯尔制冷剂,开始下海经商。1990年,他移师海外,在英国注册成立顾式热能技术(英国)有限公司推广自行研发的制冷剂。他虽以生产制冷剂起家,但此后迅速膨胀的格林柯尔系产业帝国横跨白色家电、汽车制造等领域却是沿着其炫目的资本运作技巧为主线蓬勃生长起来的。

据媒体报道,在英国的时候他曾花了17个月的时间收购了一个同业的美国公司,利用它使格林柯尔制冷剂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0%,并很快在全球建立了9家格林柯尔公司。

1995年,他回国建立格林柯尔中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整合4家公司组建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一举融资5.5亿港币,并通过套现和分红积累了大笔资金,成为他此后资本运作的基础。

直至2001年格林柯尔入主科龙电器,顾雏军在国内一举成名。在斥资6.6亿元收购巨亏的科龙电器之后,他紧接着又拿下江西齐洛瓦、吉林吉诺尔冰箱厂、上海上菱电器的两条冰箱生产线、远东阿里斯顿全部生产线、杭州西泠集团及美菱电器等制冷企业,还投资兴建了科龙南昌工业园及扬州科龙生产基地。

正当众人惊异于他在制冷行业里凶狠的资本扩张手法之时,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购了亚星客车、襄阳轴承,并于2004年通过境外子公司GRCcapital收购了法国汽车配件生产商Tomkins和英国汽车设计公司LPD。

至此,顾雏军在家电和汽车领域打造的格林柯尔系产业帝国正式浮出水面。2005年1月,他荣登第二届“胡润资本控制50强”的榜首。

他本来还有更远大的世界冰箱王国的梦想。然而,收购科龙埋下的隐患开始爆发,同年5月他“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于7月29日在广东被警方拘留。

佛山市检察院的指控认为,顾雏军“大量虚报注册资金,在入主科龙后,他连续3年用假账来夸大科龙电器业绩,并将虚增利润编入当年的财务报告,从而使科龙顺利摘掉了ST的帽子”。指控还提出,“顾雏军挪用公司大笔资金,用于注册新公司和归还贷款。”

在他被拘留之后,“格林柯尔系”迅速瓦解,2007年5月格林柯尔被取消上市公司资格。

顾雏军一生不选择低调的生存方式,他的软肋也许是他的恃才傲物。据顾雏军大学时的同学介绍,当时的他看周围同学皆不入眼,在天津大学研究“顾氏循环”理论时,他更是与自己导师关系甚为不融洽。

2004年8月9日,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将矛头对准格林柯尔,揭露顾雏军在收购活动中卷走国家财富。他在文章中这样总结,“我们不排除顾雏军的殚精竭虑和运营管理的成效,但换个角度,我们看到的是在‘国资退出竞争性领域’大潮背景下,一个长袖善舞、精于运作的顾雏军。”。

与当时同样受到郎咸平挑战而选择沉默应对的TCL的李东生和海尔的张瑞敏不同,顾雏军高调回应,要求郎咸平从相关网站上拿掉上述演讲稿,并在有关媒体上发表更正和道歉声明。郎咸平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由此掀起了著名的“郎顾之争”。

顾雏军的一系列收购都是借助大量的关联交易,以及利用地方政府急于改制的心理促成的。一名格兰仕的同行人士评价:“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两点没有做好:第一,他步子跨得太大,欲速则不达。第二,跟当地政府关系没有维持好,有始乱终弃的感觉。”

在《民营企业家顾雏军的牢狱之灾》一文中详细叙述了顾雏军在与地方政府角力时因“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风度”最终选择在科龙股权转让协议上签字,从而丢掉了最后的护身符。

北京市智维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风险防范专家团队专家认为,探究顾雏军辉煌与颠覆的人生之路,也就是民营企业在检讨自身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上的得与失。

顾雏军的悲剧也许在于他生错了时代,作为超前时代的草莽枭雄,他的野心和抱负以及那一连串的收购放在今天或许都会不同。又或许他的性格,早已决定了他的命运。

顾雏军本人在评价自己在“科龙案”中的遭遇时谈道,“我不认为自己有可反省的错误,我就是一个古代书生去赶考,走夜路遇上了杀人犯。”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之家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