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光伏产业告别暴利时代
2016-05-27  浏览:881
建材之家讯: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这意味着,业界呼吁良久的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最终落地。

总体而言,这一政策的出台将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产生较好的影响,因为,第一,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所确定的可再生能源电价制定原则;第二,符合发电行业的的客观规律。

客观观察,这一政策还有待完善:第一,该政策制定的是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而不是像风电一样,根据资源差别制定不同的区域电价。这样就易造成光伏电站建设过于集中,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二,该政策还是采取成本定价的方法,没有对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给予更多关注,不利于促进技术进步。第三,没有规模限制,有可能造成某一时间段发展规模过快增长。我们必须要吸取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教训,他们因为实施过于优惠的补贴价格,使光伏电池安装量过快增长,不仅造成电网压力过重,还给财政补贴带来巨大压力,以至于难以为继。不能因为光伏制造产业做了件大袍子,就要装机容量吃成个大胖子,来适应这件大袍子。

告别暴利时代

到2020年后,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可能将达到世界的一半,甚至更多。当然,这只能是在平价的光伏上网电价实现之后才能做到。政府要通过明确的标杆上网电价调整时间点,给出该产业的长远发展方向,即企业不要再希望通过暴利来发展。

标杆上网电价的出台直接获益者是电站开发商。只有电站开发商获益,光伏产业的市场才能实现规模化发展,制造商才能由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所谓“获利的是光伏电站开发商”的说法,并不正确。当然,制造商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有30%~40%的回报率,因为,制造业不是一个暴利行业,除非企业占领技术制高点。就整个行业而言,光伏制造业的回报率将会降到10%,甚至更低。

目前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会促使光伏制造企业形成规模经营,降低成本。这对一大批中小企业而言,日子就不会好过。这并不是说要利用政策让它们全部倒掉。目前,实力雄厚的光伏制造企业都急于打造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但企业很难在各环节都精通,都做得最好。这会将所有的产业环节风险加于一身。就目前而言,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形成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此外,观察该模式的好坏,看其市场反应即可,如果其融资成本很高,就证明其效益不好。所以,许多大企业都在考虑,用联合、协作等方式来改变发展模式,有些甚至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和代工等盘活中小企业。这样,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就实现了共赢。中国光伏产业或将迎来联合、协作和整合的新时代。

电价补贴不会助推通货膨胀

目前,业界担心,虽然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出台了,但因为电力附加的每千瓦时4厘钱,还不足以补贴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哪还有多余的资金来补贴光伏发电。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必要。经笔者计算,到2020年,风电上网电价基本与燃煤发电的标杆电价持平,补贴的重点将集中在光伏发电等太阳能发电领域。即使我国光伏电池累积装机容量将达1亿千瓦,每年的发电量大约为1200亿千瓦时,按每千瓦时补贴0.3元计算,大约为每年补贴360亿元。因此,我们十年间最多将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提高到每千瓦时两分钱即可,即从现在开始每年提高两厘钱。

目前,全国用电侧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早已超过了0.5元。十年期间每千瓦时上涨两分钱,可以说几乎不会造成影响,更不会造成所谓的通货膨胀。此外,相比火电,光伏装机容量很小,对其补贴不会带来多大的财政压力。当然,我们要控制规模,不能做太大,必须迫使光伏上网电价在2015年降到1元钱以下,2020年降低到0.8元以下,为其大规模发展做好准备。

政策要拉动东部发展

目前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容易导致光伏电站扎堆开发,使资源开发过于集中。比如,甘肃风电外送本来就已困难重重,如果再加上建设几十万千瓦的光电,那就极可能出现电力无法外送的问题。不能说有资源就一定要开发,还要看输送能力和输电成本。其实,太阳能与风能完全不同,比如有的西部地区风资源特别丰富,东部有些地区却几乎没有风资源。但太阳能在日照条件最好的地区青海,其年发电小时数超过1600小时,而日照条件较差的地区江苏,其年发电小时数在1200小时上下,二者相差并不大。从青海所发的1千瓦时电输送到江苏的价格肯定要高于在江苏发1千瓦时电力的价格。因此,从经济性而言,光伏电站建设应该尽量接近电力负荷中心。

固定标杆上网电价出台后,地方政府出台的光伏电价政策就要进行适当调整,与之相适应。可以允许山东、江苏等之前出台的地方光伏上网电价比固定标杆上网电价高一点。东部地区日照时间较短,因此在固定标杆上网电价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要再进行补贴,每千瓦时可以再加上几毛钱,不然将无法维持其发展,比如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完全有能力这样做。这样本地的光伏产业就能实现较快发展。

各种政策仍将并存

国家发改委的标杆电价政策出台后,推动我国光伏发电市场的政策出现了固定标杆上网电价、金太阳工程、特许权招标三种机制并存的局面。这三种政策形式继续并存是很正常的。在没有招标电价和固定电价之前,财政部出台了金太阳工程,金太阳工程的核心是“自发自用”,这对用户电价较高的地区,例如浙江、上海、广东等有吸引力。其最大的受惠区域是东部地区,但对电价水平很低的西部地区吸引力较小。

特许权招标项目解决业主土地征用、电网接入以及项目核准和项目融资等一系列难题,尤其是出台全国统一的标杆电价之后,招标电价和标杆电价将会逐步接近,因此,特许权招标对一些大型投资商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在全国统一标杆电价的条件下,每千瓦时1.15元电价主要集中西部地区。因此三种政策机制都有其适用的范围,都有其合理性。

政策要兼顾投资主体利益

光伏发电最适合于分布式发电,适于在用电侧安装光伏电站。但要平衡各方利益,特别是电网企业的利益不能忽视。电网企业虽是垄断企业,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但毕竟也是企业,需要盈利。比如,德国的政策使得电网企业并没有反对大量安装光伏屋顶电站。因为,其光伏屋顶电站所发电量,无论是自用,还是通过电网销售到其他消费者,都被视为是电网所售电量。这样,电网公司的利益就得到了保障,就有积极性来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因此,中国如果要实现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各利益方的平衡。

目前,《电力法》规定,只有合格的电力开发商才能向电网公司销售电量,这就出现了许多问题。光伏项目的开发商只有取得该方面的营业执照,才能将光伏电量销售给电网公司。比如,在实施金太阳工程时,某家法院在屋顶安装了光伏系统,而法院属于非经营主体,开不出出售电量的发票,电网公司就无法收购其光伏电量。再例如,在某个人屋顶上装了光伏系统,如果用户申请了营业执照就意味着此人有了职业,如果此人是下岗职工,则他可能申请不到失业补助。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正视和解决的。

企业看国内市场目光要长远

有部分一线企业认为,既然国内的标杆上网电价这么低,我国的销量在国际市场又不错,又能拿到高价格,何必将产品销售到国内呢?企业追逐的就是利益,这无可厚非。长远看,十年后,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可能占到世界的一半。如果因为现在的一时价格之低,而不去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等市场被其他企业占领后,就得不偿失了。

作为光伏电站开发商他一方面要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要选取质量可靠的产品,因此,或许会出现个别质量较差的电站,但从整个行业看是不会出现大问题。从制造商角度而言,不要担心被生产劣质产品的、搞恶性竞争的企业打败,那些能够百年存留下来的企业都是非常优秀的、不断创新进步的企业。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家装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