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富二代”的真正财富
2016-08-22  浏览:83
建材之家讯:南报网讯 “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出了一本自传体新书——《做你自己》。他在中国做推广时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年轻时曾为一部音乐剧巡演筹款,那些投资人、赞助方都很不解:这么点小事,向你父亲要不就得了吗?彼得当时深感失落,费很大的劲强调自己是“彼得”,而不是“小巴菲特”。但现在他很理解父亲先让自己去筹款,剩下的10%由他来负责的做法。“这让我体验到了他对我的爱和尊重——他给了我自己去获得成功的机会。”

其实,彼得仍然具有天然优势。作为美国知名音乐人、“艾美奖”获得者,他可谓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富二代”之一。从生下来开始就具备各种优势资源,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起点。而且即使彼得真的陷入困难,巴菲特也会有限度地提供支持,这样彼得在竞争中肯定比别人有底气。

当然,做彼得这样的“富二代”也未必完全是好事。在美国,由于种种原因,“富一代”的成功总是受到广泛质疑,“富二代”也经常与不光彩的新闻联系在一起。他们成功,似乎是必然。他们颓废,也符合“从来纨绔少伟男”的古训。他们的奋斗历程从一开始就会处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

“股神”选择不把家产留给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创造”自谋生路的环境,其实相当高明。有人说这是“股神”的炒作方式,为了博个名声;也有人说这是美国遗产税太高的缘故,不把钱财散光也不会给子孙留下多少。这些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在现实中选择这样做的依然很少。

中国曾有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很形象地解释了“富二代”的财富问题。有位富裕的老汉临死前把两个懒惰的儿子叫到床前说:“咱家的田里埋有一箱银元,你们如果没钱了不能卖地,可以去地里挖。”两个儿子没几年就把家产都败光了,无奈之下只好去挖老汉留下的银元,但把所有的田都翻了一遍后也没有发现。为了不浪费劳动,他们只好在松了土的田里种上庄稼,准备度过这一年再说。秋天丰收了,两个儿子把打下的粮食卖掉,正好换回了一箱银元。他们这才明白老汉的良苦用心,从此开始依靠劳动致富。

“富二代”真正的财富,不应是与生俱来的富贵,而应是父辈致富的经验和信心。简单地直接继承家族已有的物质成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创业历程,绝难体会到父辈奋斗后的成就感。而且在迷失中,往往会走上依靠炫富来强调已有成就感的歧路。正如巴菲特对儿子的教诲一样,“生下来嘴里就含着一个银勺子的人,最后可能变成背上扎着银匕首的人,因为他们容易产生权力感而鲜有成就”。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营销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