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职业化团队的九项修炼
2017-02-20  浏览:140
建材之家讯:近年来,中国的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竞争中如何使自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不断的发展,这一切的实现都必须要建立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员工队伍来保证。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职业化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职业化呢?目前职业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权威的定义,我的认为所谓的职业化,就是员工把公司安排的工作专业地完成到最佳,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

2010年我在北京参加一个营销论坛,听到北京一个麦当劳经理讲一个关于“玻璃这么干净,为什么还要擦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中外企业对职业化认识程度的差异。

一位在国有餐厅工作过的女工应聘到麦当劳做保洁员。这个女工在国有餐厅也是保洁员,在她看来麦当劳的玻璃已经非常干净了,比原来的那家国有餐厅不知干净多少倍。可是经理还是要求她每天必须认真按照要求,定时擦地、擦玻璃,同时随机处理意外的卫生事件,如顾客把饮料洒在地上,要立刻冲过来,打扫干净。

终于有一天忍不住问经理:“玻璃这么干净,为什么还要擦?”

经理回答:“因为这是你的职责。作为保洁员,你要让玻璃下午比上午更干净,今天比昨天更干净。”

麦当劳有详细的卫生管理制度,而且执行的很到位,顾客离开后立刻清洁台面,30秒内清洁完毕,卫生间高峰期15分钟清洁一次,低峰期30分钟清洁一次。

对于麦当劳员工来说,不管玻璃有多干净,地板有多清洁,也一定要擦,因为那是员工的工作,不擦就是失职!而对于国内餐厅的保洁员来说,只要玻璃干净说得过去,差不多就可以不擦。它反映了国内与国外企业两种不同的职业化观念。

麦当劳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拥有15000个连锁店,成为全球食品业的“航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员工高度的职业化素质。

造成国内外企业职业化差距4大原因: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的竞争,中国近三十年获得快速的发展,在硬件上外国的发展经验可以学,经营理念可以学,经营模式可以学,生产技术可以学。但在软件上面,我们国内企业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和美日韩企业相差很大。

第一,教育体制的差距

一个人才的成长,三分之一靠学校教育,三分之一靠企业教育,三分之靠自己的学习力。我们通过几个事例,来看看我们自己存在着那些不足。

一次参加“中国企业如何跨越职业化危机”论坛,与会的专家谈到日本学校教育给我印象很深。日本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孩子们身着统一的校服,十分整齐。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冬天的校服依旧和夏天一样,一律短裤短裙。虽然光着两条小腿,但学生们仍然活跃在操场上,参加各种课间活动。

显而易见,此举在于让孩子们经历冬季的抗寒磨练。

其直接效果是提高他们御寒耐寒的能力,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培养一种顽强的意志力。

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地安排孩子们参加“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等活动。通过到田间、海岛、森林等自然条件较为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有一所学校甚至别出心裁,给小学生们吃“忆苦饭”。面对在当年艰苦岁月里大人们食用过的糠菜嚎啕大哭,拒食3天,但校方、老师和在场的父母毫不动摇,决不迁就。到了第4天,饥肠辘辘的孩子们终于咽下了这顿特别的饭菜,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我们国内孩字出去野餐,书包里装的都是玩具和好吃的。

日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给他们灌输这样的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包。甚至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幼儿,也要背上一个小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的是他(她)要用的奶瓶、尿布等。别人问为什么,父母回答道:“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显而易见,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凡是能做的,就要自己做。我们中国孩子的书包都是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给背着。

日本学校非常注重团体意识教育,小学午餐时,是由高年级同学每周安排人员为低年级同学服务,盛好饭菜,再等高年级同学全部自我安排好后共同进餐的。日本的教育体制中,有非常多的“素质教育内容”。所有这些点点滴滴的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前的教育,紧紧围绕礼仪教育,吃苦教育,生存教育,劳动教育,卫生习惯、节约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等意识的培养,真正构成了从学生开始就进行基本的综合素质教育。

我们国内有个名词叫重点幼儿园,如果你到重点幼儿园去,带着你的孩子,我猜那个幼儿园的老师会跟你这样讲话:王先生,你看我们这个小床棒吧,这个小的鸭绒被盖着很舒服的,你看看我们用的那个不锈钢的碗多么的亮,还有,李太太,你看我们这个幼儿园,吃的那个绿豆汤和点心,这可是专门定做的。张妈妈,你过来看看我们的小桌子和小椅子漂亮吧,我们这里都铺地毯的。他们介绍的永远都是这些。

重点幼儿园,顾名思义,是打造中国未来的精英和人才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这个孩子在这里能否养成幼年的好习惯,能否锻炼孩子与小伙伴相处沟通的技巧,能否发挥团队精神,能否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收学费很贵,孩子最终学会了只是虚荣和攀比,依赖和借口。孩子从小就要教育他要有吃苦、劳动、服务、团队等意识的培养,这对他将来成长很关键,而我们现在很多80和90后员工,就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第二,企业培训教育缺乏

中国不缺乏聪明的人,缺乏的是合格的职业化人才,这就是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职业化培训的根本原因。外资企业培训体系非常完善,每年有详细的培训计划和预算,职业化素质培训是新员工的必修课。最近江苏对200家外资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近3年来每年接受培训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5小时和63小时。在培训的内容上,管理人员主要侧重于战略管理、团队管理、领导力建设,职业化团队的塑造等方面内容,基础员工主要侧重于目标与计划管理、学习力和工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具有“魔鬼”训练之称的IBM,将素质教育日常化。

有人称IBM的新员工培训是“魔鬼训练营”,因为培训过程非常艰辛。IBM所有销售、市场和服务部门的员工全部要经过三个月的“魔鬼”训练,内容包括:了解IBM内部工作方式,了解自己的部门职能;了解IBM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团队工作和沟通技能等。这期间,十多种考试像跨栏一样需要新员工跨越,全部考试合格,才可成为IBM的一名新员工。

事实上,在IBM培训从来都不会停止。在IBM,不学习的人不可能呆下去。从进入IBM的第一天起,IBM就给员工描绘了一个学习的蓝图。课堂上,工作中,经理和师傅的言传身教,员工自己通过公司内部的局域网络自学,庞大而全面的培训系统一直是IBM的骄傲。鼓励员工学习和提高,是IBM培训文化的精髓。如果哪个员工要求涨薪,IBM可能会犹豫;如果哪个员工要求学习,IBM肯定会非常欢迎。

IBM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基于此,IBM设置了“师傅”和培训经理这两个角色,将素质教育日常化。每个新员工到IBM都会有一个专门带他的“师傅”。而培训经理是IBM专门为照顾新员工、提高培训效率而设置的一个职位,而职业化素质的培训是新员工的必修课。

企业培训总是付出在前,收获在后的。只有坚硬的基石,才能托起高耸的大厦;而人们往往只是大厦的雄姿,却忽略了埋在地下的基石——人的素质。而我们国内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在培训上面投入很少,造就了我们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差距。未来的竞争是全面的市场化竞争,我们同台竞争的可能是世界级的公司或行业巨头,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差距,快速成长起来,从员工的职业化素养抓起。

第三,企业缺乏执行力

我想很多公司都有员工手册,里面包括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内容都是厚厚的一本,但很少有公司能把它落实到位,一个客户到你公司看什么,一看公司的前台素养,二看办公环境,三看员工形象。我到过很多企业,一到前台,有的在照镜子或化妆,有的再吃东西,有的在上网聊天。有一次我去一家企业,走到前台站到小姐面前,她既然不知道,痴迷的看着她的电视剧,一抬头我把她吓一跳。也不站起来,直接一句你找谁。再看办公环境很乱,办公室报纸乱扔,既然还有吃过的盒饭,员工桌子上杂乱无章,看到这样的办公环境我不相信他们能生产出怎样的优质产品,能提供多么好的服务。在看看员工的着装五花八门,五颜六色,还有人不是在谈工作,坐在一起聊天,员工上班如此的散漫,公司业绩也很难好到那里去。

我们不得不承认外企公司员工的职业素养很高,有一次我去上海惠氏总部,刚下电梯,当我进入前台的视线,她就先站立起来,当我站到她前面,先问候,在问询,在协调,在引导我见到他们营销总经理,倒杯水后,把门轻轻的关上,然后出去了,很专业吧。在看他们办公环境,员工办公桌子上电脑、记事本、笔筒、文件夹摆放整齐有序。员工全部是职业装,看上去就是很专业的样子。

难道我们很多国内企业就做不到吗?其实在那里上班的大多数都是中国人。难道我们公司没有办公室管理制度吗?我想应该都有,但我们执行到位吗?如果前台严格要求上班不允许照镜子、化妆,吃东西、看电影,发现一次警告,两次处罚,三次开除,我不大相信她规范不起来,前台是什么,不是公司的摆设,是公司的脸面。

如果,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片区划分,责任到人,不定期检查评比,优者奖,劣者罚,办公室环境我不信好不起来;员工不能按照公司着装要求来上班,发现让他回去重换,耽误的时间按空旷处理,我不相信不能规范起来。

因此,企业有制度执行不到位,就等于没有制度。

第四,领导职业素质成长滞后

中国有句俗语:“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领导如果自己本身缺乏高度职业化的素养,不能以身作则,企业很难建立起一支职业化的团队。我去年参加一个企业的销售问题讨论会,一到会议室,我以为走错了,里面烟雾缭绕,桌子上花生、瓜子,香蕉橘子都有,可笑的是在会议室的墙上写着一个标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会议室是开会讨论问题的地方,会议室是议事沟通决策的地方,现在变成了吸烟室,嗑瓜子的声音连绵不绝。我往下一座,常务副总就开始给大家开始发烟,随后总经理发言,大家边吸烟,边吃着花生、瓜子和水果,愉快的开着问题讨论会,时间很快过去了,很多都没有解决,烟抽了不少,水果也吃的不少。这就是领导不能以身作则,领导的职业化素养达不到一个高度,员工的职业素养也很难提升。

一个团队成长的速度取决于团队领导的成长速度,领导境界低则带不好这个队伍。很多公司都经常安排中层和基础员工学习,领导干部经常说我很忙,你们上课吧,我讲几句话就走了,越高层的领导反而学习的越少。我们看西游记团队给我的一个启示,唐僧师徒四人往西天走,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转眼就能到西天,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都会腾云驾雾也很快就到西天,你说团队的前进的速度等于最优秀的孙悟空速度吗?不等于,等于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的平均速度吗?不等于。他等于谁的速度,等于团队领导唐三藏的速度,换句话说一个团队的进步速度等于领导的速度。

如果领导的手下都是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唯独领导自己还是一步一米的慢慢往前走,那整个团队的前进速度依然是一步一米的团队。所以我们得到一个结论:领导有多快,团队就有多快,团队的速度等于领导的速度,而不等于员工的优秀速度或平均速度。

因此,不管我们今天在哪个行业,哪个部门,什么职位,我们都应该认识到我们在什么地方存在着的不足,需要在那些方面补强我们职业化水平。我们必须敢于正视自己与外国企业竞争中存在的差距,快速的补强自己的不足,我们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我们员工的能力才能获得成长和提高。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家装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