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作为高管,这些事情你必须知道
2017-01-21  浏览:89
建材之家讯:今后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我认为重要的是高层领导需要应对以下的专项事务,不仅是为自己的企业解释这些问题,更多的是为了与公众、媒体、股东和政治打交道。

对股东和金融领域的代表进行解释和“教育”

在企业目标这一章里我已经提到过这个话题,重要的观点和信息已经包含在那里了。对股东价值的讨论中主要是金融界的定位导致了出现“搞经营就是赚钱”的观点。

金融专家有着他们高度专业的知识,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天地里可以(或必须)不顾明显更加复杂的实体经济行为。如何理解实体经济这个问题,我们不需要像彼得·德鲁克那样走得那么远,他曾经认为,银行家懂得一切与钱有关的事,但是对经济则一窍不通。

今天的人们通过投资基金和养老基金成为企业的股东,他们来自各个阶层,不能指望他们了解经济界的复杂关系。经济界的高层人士必须亲自承担起这样的任务,从他们自身的视角出发,向投资者、他们的委托人、他们的代表以及媒体和公众解释经济界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建立这类问题上的信任和信誉需要某些个人的投入,针对这些复杂性问题也需要一种让公众容易理解的解释,例如通过能让公众真正接触得到的媒体。互联网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利润,什么是富裕

从企业领导的角度如何理解利润和富裕这两个概念,这与第一件事项管理密切有关,必须解释和搞清楚。来自专门科学的理论已经足够多了,这些理论对于不是专家的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人们完全忽略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除了赫尔穆特·毛赫尔、文德森·魏德金等被提到过的少数人以外,经济界在一定程度上至今对经济本身和经济如何运行没有发表过看法,只是让那些没有经济经验的人在做解释。

在管理控制论范围之外,至今没有关于企业控制的理论,经济理论中没有管理学。奥地利经济学家和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基本上是至今唯一对企业这个对象,以及企业对经济的作用进行认真研究并有丰富成果的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从管理学视角的研究中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对外部观点做出令人信服的不同见解,需要具备一手的企业领导经验,也要有经济学的专业视角。让一些协会的负责人到脱口秀节目里说说话还不够,他们的分量太轻。管理控制论是直接从经济界产生的而不是从大学里产生的,这一点也许并非不重要。有人研究了管理控制论的奠基人斯塔福德·比尔的著作和传记,他活跃的职业生涯阶段从事的是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首先在钢铁企业,后来在一家媒体企业。

企业家与高层管理

高层管理者始终要面对许多人分不清的“管理者”和“企业家”的处境,总是隐隐感到有需要表白的迫切感。这两个概念中显现出的是误解、偏见和成见,完全是来自经济界自身。如果经济界要被人理解,那么必须克服这两者的分裂现象,所以这个话题也被列入我的建议列表中。

经济界由于面向股东和财务的定位,所以有了另一个新的侧重点,这对于广泛理解管理的作用起了不利的影响。要取得管理上的成功,必须是“经营企业”,由于这个原因,我创造了“经营管理型企业”(UMU)这个概念,其他的做法就根本不能称之为“管理”。由于大众的传媒,企业经营被误解为追逐利润和金钱,这是极其不幸、甚至是危险的,真正的经营式思维与这种理念毫无关系,而是要通过赢得满意客户的方式,长期成功地为社会做出生产性贡献,这也是我经常所强调的。

没有经营式思维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是没有能力哪怕是短时期地领导一个企业的。另一方面,一个企业家不认真对待管理上的问题,他几乎不会获得长期成功。企业家迟早(特别是他获得成功后)能转变为“企业领导”,这样就成为“经营管理者”了,企业家和管理者这两个概念必须统一起来。

知识的意义

所谓的知识社会这个系列问题也必须在企业高层作为专项事务来讨论,并为企业做出解释。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成为新的生产资源的知识、知识的生产力、知识在全球竞争中的重要性、知识型工人和知识型工作的出现等,给每个企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类型,知识的重要性也不同。知识在一家媒体企业和一家汽车企业里有着不同的地位,但两类企业都受到知识和知识型工作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不同的企业高管都对此有了清楚的认识。

对优势的思考

研究企业的优势本来就是企业使命中包含的东西,这是企业高层管理者需要不断思考的长期任务,企业的特殊优势在哪里,同样还要考虑企业的优势在哪里受到威胁。优势的形成和丢失通常都是逐渐的过程,所以也是难以认清的过程,因此高层管理者必须时常关注。

与企业的优势相比,认清企业的弱势相对容易,消除弱势虽然重要,但少有成功的,被消除的仅仅是成功的障碍。企业经营上的成功是来自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因此考虑自己的优势必须长期列入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议事日程。

鼓励高业绩者

无论企业里推行的是什么人事管理原则,高层管理者还是要始终关注高业绩者,这是他们的任务。企业领导应当把这些人甄别出来加以鼓励,尤其是企业发挥了先进的人力资源作用以后,这一作用必须精心管理,使员工队伍中的“高潜力”转化为“高业绩”。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必须放到议事日程中:

(1)应当采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高业绩?

(2)甄别高业绩者,应当注意些什么?

(3)如何进行考核?

(4)必须给他们哪些考验?

(5)如何为了重大任务储备这样的人才?

不应该把这些任务下降到部门流程和行政管理系统中,同样还必须避免成为时尚话题,如毫无意义的“人才大战”。这里要关注的是业绩,不是人才。从高业绩中产生企业的未来,这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关注。另外这里也涉及有关所谓“精英”的讨论,一个正常运行的社会虽然需要精英,但不是那些装腔作势的精英。

什么是正常运行的社会

高层管理者虽然没必要成为社会哲学家,也不应当成为社会哲学家,但是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正常运行是密不可分的。健康的社会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

思考两者的相互关系不应该只是留给专门的科学家和高智商的时代精神评论员来做。因为这里占主导的也是科学内部的专业看法。专业化的优点是不得不通过很少注重实践问题的缺点换来的,这是科学系统的最大难题之一。

有经验的高层实践家的看法对舆论是有重要影响的,把这样的观点带来是实践家的任务,因为他们的观点有着不同的分量,甚至是讨论中起到平衡作用,他们的观点至少与科学界、政界和媒体有着同样的重要性。

什么叫责任

领导承担着责任,但这实际有什么意义?过去历史上企业家被迫承担个人责任,这样的责任问题方式清楚、无法逃避,可以直接纠正。随着现代法律形式上的企业的出现,以前的这种责任概念进入了历史,但是责任的重要性丝毫没有减弱。

一个社会不解决高层管理者的责任问题是不能长久保持正常运行的。从实践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并拿出来讨论,除了企业领导者自己,还有谁更加胜任呢?哲学上的观点数量很多,但通常少有实践意义。

高层管理者的收入

高层管理者的收入如何?近年来形成的疑问引起了太多的误解,结果是攻击、伤心、痛苦、丧失积极性和新的社会裂痕,风波还没有消失。

对于自己企业来说反正很清楚,收入问题是高层管理者的事情,但也是政治和全社会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

问题首先不是收入的高低,而是收入如何构成以及对外的辩解。有人认为,真正好的高层管理者可能比今天的最高收入者还应该多拿钱,但他们应当通过正确的方式而不是错误的方式获得收入。

高层管理者的收入只要一方面和业绩挂钩,另一方面又主要按照短期运行的财务结果来衡量,不是股票市价就是内部的净增值,那么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管理企业只是空想。这样做相当于没有约束。越是按照企业的成绩作为业绩来计算报酬,那么长期战略就越是成为口头承诺。所谓的战略无非成了业务数据的预测。

不仅必须取消单纯的与财务数据挂钩,而且还不允许与任何其他数据进行机械式的数字联动。彼得·德鲁克很早就这么说过,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薪酬系统只有两种,差的和糟糕的……至少通过股东方法已经得到了证明。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配件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