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中国的事业是企业
2016-02-15  浏览:116
建材之家讯:我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小县城。20世纪70年代初,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干校劳动后,我的父亲被安排在县城任工业局长,而母亲则在一家服装厂做厂长。我们几个孩子也告别生活了5年的老家与祖母,回到父母身边,当时我正读高中一年级。

我的父母都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他们都十分敬业。父亲热衷于县办工业,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县里经济不能只靠土里刨食,还要靠工业”,所谓“土里刨食”指的就是农业。在他的主导下,县里建起了机械厂、塑料厂、纺织厂等几十家工厂。母亲也非常努力,我每次去工厂看她,她都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干活;每逢月末,又总是忙着打算盘,计算厂里的收支情况。短短几年,母亲硬是把一个原本只有几十人的门店式的小工厂,办成了拥有几百人、以做出口外销业务为主的中型工厂,她的奖状挂满我家屋子的一整面墙。这些早年的往事,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父母在企业中的忙碌和辛苦,算是我对企业的最初理解和印象吧。

在经历了三年插队生活后,我被推荐以工农兵学员身份上大学。选择专业时,按照父亲的要求,我选择了化学系的高分子专业。在父亲心目中,儿子要在企业里做一名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师。毕业时,老师们把系里唯一一个“进京指标”给了我,希望我进京为学校争光。就这样,我被分配到了国家建材局的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从此在企业中一干就是大半辈子。这大概是我的命运使然。

时间如白驹过隙。从那时起到现在已过去整整35年。其间,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快速崛起;在组织的培养下,我也从当年那个对企业只有肤浅感觉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大型央企的领导人。这35年里,我在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度过了23年,从车间技术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1993年初起做了10年厂长。2002年到现在的12个年头里,一直在中国建材集团做一把手,其中有5年时间同时任职国药集团董事长,成为把两家企业带入世界500强的“双料”董事长。不久前,国资委老领导邵宁同志在一次会上说:“我和志平认识20多年了,他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球,好像也不想当官,几十年来一心一意做企业,是天生的企业家,是我们的一个宝。”他这番话让我十分感动。

我对现代企业的真正认识,源于我1980年春天第一次出国,去瑞典等欧洲国家培训学习的三个月。记得参观沃尔沃(Volvo)公司时,一进门,我就被其现代化的办公环境惊呆了:大开间办公室、一人一台电脑、立体式零件仓库……与当时中国工厂里比较落后的人工生产流程比起来,眼前的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那么让人着迷。外国朋友安慰我说:“只要你们努力,中国很快也会拥有这一切。”

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正试图挣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但是这条路会给整个中国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并不清楚。听了外国朋友的话,我想,这不过是一种安慰罢了。然而,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历史真的被“改革开放”改写了。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令世人瞩目,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1988年秋天,美国商界传奇人物李·艾柯卡在人民大会堂做演讲时说:“中国一只脚迈进了明天,一只脚还留在昨天。”他指的是行驶在北京长安街上的既有进口小轿车,也有一些老旧的国产车。艾柯卡是我崇拜的企业英雄,我作为那次演讲的听众,还得到了一张他的签名照。但我常想,如果艾柯卡看到今天的北京长安街,不知会作何感想。就在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数据,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更让人骄傲的应是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锤炼,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脱颖而出,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大企业,它们对中国经济总量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全球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中国企业大多还致力于探索如何在体制机制上适应市场要求,对标国外知名公司不过是一种奢望。而现在,《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企业已有100家之多。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大企业时代,进入大企业生成、大企业引领行业、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对企业价值的理解变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历史上,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商业不被重视,商贾甚至是受鄙视的,被排斥于社会主流之外。从士、农、工、商的“四民”排序就能看出,经商者的社会地位非常低。近100多年来,中国企业在跌宕中萌芽发展,从清末的洋务运动到民国的实业救国,再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批批企业家前赴后继,为振兴民族工业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受列强欺凌、政治动荡、体制机制限制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上仍是弱小的。我国真正的企业时代,正是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企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企业对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我理解,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社会的财富源泉,是国民就业的主要渠道。企业的每一次重大创新、每一份经济贡献,都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无论哪座现代城市,那些高耸入云、令人惊叹的地标性建筑无不是由企业投资和建设的。

从更高层面来看,企业的整体实力代表着所在国家的经济实力。就拿我们周边的国家日本和韩国来说,一提到它们,大家马上就会想到丰田、三菱或三星、现代等知名企业,没有这些企业,很难想象这两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中国也是一样,如果没有100家世界500强,没有正在蓬勃发展的大企业,中国经济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所以我主张,大企业战略应成为我们的国家战略。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究其根源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要从世界经济大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道路只有一条,就是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以企业的兴盛和崛起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进而扩大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不过,从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概念到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中国企业仅走过了短短30多年的历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才产生了一批拥有国际话语权的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企业时代才刚刚开始。在社会观念转变、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规范治理等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例如,即使在今天,很多人对“商人”的理解还停留于过去“买卖人”的概念,没有真正意识到商业、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的企业家也会囿于“官本位”思想,对企业的使命和责任缺乏足够认识。这些都不利于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2014年年初,我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为“2013年度中国商人”,不少同事却对把我叫做“商人”有点儿耿耿于怀呢。

企业是国之重器,国之根本。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反之,企业弱则国家弱,企业衰则国家衰。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里曾引用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的话:“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意思是“美国的事业是企业”。在我看来,中国的事业也是企业。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交电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