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卖相机的GoPro是个好媒体?
2016-05-26  浏览:130
建材之家讯:GoPro已经不再是极限运动爱好者的专属,普通消费者也为它着迷,而它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

Wil Tidman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14年美国的首场大雪对于他刚出生的孩子Quincy来说是第一次关于下雪的体验。

在过去,父母们往往会手持一台小型DV摄像机,跟在孩子的屁股后面跑来跑去,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现在Tidman不用那么干了。他在家门口的斜坡上开辟了一条滑雪道,将Quincy放在滑雪板上,再把一台GoPro摄像机安装在滑雪板的前面—它会拍下这个从来没见过和滑过雪的小朋友从不安到大笑的过程。

Nick Woodman在自己小孩出生的时候,也在胸口挂了一台GoPro来记录下自己当上爸爸的重要时刻。Woodman是这家出售运动摄像机的公司的CEO。简单来说,GoPro是一个比火柴盒略大的方形摄像机,它可以通过手柄、头盔和手腕等各种辅助工具安装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记录你觉得有意思的画?面。

GoPro的诞生和Woodman是个冲浪爱好者多少有点关系。两次创业失败之后,2002年他在印度尼西亚待了5个多月,只为能够尽情冲浪。Woodman当时把他的柯达一次性相机固定在手腕上,为的是在浪头打来时将它拍下来。这个简陋的装置实现了他长久以来的期待—拍下自己冲浪时的情景,再向朋友们炫耀。

“充满热情的业余冲浪者非常想被拍得像高手那样,但谁会去拍他们呢?”Bradford Schmidt说道,他是一位摄影和冲浪爱好者,“没人想用笨重的长焦镜头去拍摄另一个人,我们都想到水里去。”Schmidt如今已是GoPro的创意总监。

Schmidt和Woodman就是在印尼的海滩上认识的。当Woodman向他说起自己手腕上的玩意时,他们都觉得这会是一个机会。“为冲浪者制作的手腕相机,”Woodman说,“就是这样,一笔漂亮而简单的小生意。”两年之后,第一代GoPro产品在一场运动用品展览会上首次出现。

现年39岁的Nick Woodman发明的GoPro眼下已经成为年轻人最热衷的装备,它不再是冲浪者的专属。无论美国有名的韦尔山滑雪场、南非草原上的徒步探险区,还是韩国与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当中,这些售价在200至400美元的摄像机被固定到了冲浪板、吉普车车顶或者娱乐明星的身上。

虽然智能手机抢了传统便携式摄像机的风头,但人们还是需要一台可以固定在任何地方的摄像装置记录那些自认为了不起的时刻。它最好能够防水,足够小,还得便宜。GoPro满足这些条件。特别是2014年9月第四代产品Hero 4发售时,它的重量只有一台iPhone的2/3,超广角镜头固定在相机正面,机身密封在防水外壳中,录制只需要按下一个按钮,还能拍摄专业级别的4K内容,价格也只有400美元。

说到这款产品从小众变得主流的原因,依然是社交媒体帮了大忙。“我们正在打造全球最令人兴奋的消费品牌之一,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消费者利用GoPro创造出来的内容。”Woodman这么说道。他所说的这些内容,你现在全都可以在YouTube的GoPro频道上找到。

Tina Marchman是GoPro的一名员工,她的工作就是在社交网络上收集所有用GoPro拍摄的素材,取得作者许可之后再进行编辑配乐,在片头和片尾加上GoPro的Logo,最后上传到YouTube的GoPro频道。整个过程就好像制作一支投入成本很低的广告。

Woodman也会花数百万美元去赞助一些极限运动员,把GoPro安装在他们身上,让GoPro这个名字与那些动魄惊心的时刻联系在一起。如果你还记得2012年,奥地利运动员Felix Baumgartner从39千米高的平流层跳下并成功放出降落伞安全着地的大胆尝试,那么现在你应该知道在纵身一跃的时候他身上装载了5台GoPro。

如今在这家有700名雇员的公司里,一个20人的GoPro原创制作团队(GoPro Original Productions)在做着类似于编导的工作。他们每天都会在YouTube和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从全球各地搜集来的GoPro拍下的内容。

2013年这家公司卖出了385万台GoPro,而2014年上半年销量就达到了475万台。

在这样不错的销售业绩下,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的硬件公司于2014年6月27日成功上市,首日股价上涨了31%,成为这几年美股技术板块表现最好的公司之一。

“没错,视频内容是一个很棒的推广GoPro产品的方式,可以强化品牌形象,”James McQuivey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是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但不会有太多人为这些内容付费,至少它不能够像硬件产品那样给这家公司带来太多盈利。”

Woodman对于现状也不太满意,他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些内容,哪怕他们最终并不打算买一台GoPro。他甚至想把GoPro变成一家媒体公司。

GoPro先是把YouTube上的内容搬到了微软的Xbox One上,还有维珍航空(Virgin America)的机舱电视机里。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Woodman还宣布了与LG的合作,GoPro频道将出现在LG的4K智能电视上。

2014年11月Woodman还从数字媒体公司Guggenheim挖来高管Zander Lurie,他目前在GoPro担任负责媒体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在GoPro的招股书中你也可以发现这样的句子,“我们相信GoPro产生的内容会令我们成为第一家能够吸引GoPro爱好者的媒体公司。”GoPro的副总裁Jeff Brown则觉得自己像是在1980年代的MTV工作。

但靠广告盈利的方式GoPro还没有轻易尝试。“我们将继续尝试不同的创收模式,并确保在深思熟虑后才采取行动。”Lurie在上任后这么说道。

凭借积极的市场推广,这款运动型相机经历了由专业到大众的成长路线,但眼下是否足以支持这家公司的未来也存在疑问。

GoPro想走得再快一点。每个季度都有12%左右的收入会被Woodman用于创新研发,而规模显然大很多倍的苹果公司在一个季度的投入仅占收入的3%。但GoPro尚未建立起成熟的生态系统,就像苹果公司早期一样。它目前在iOS和Android上的应用都相对初级,编辑视频的软件功能也还没达到专业用户的要求。

“相比同类的技术公司,这确实是一个激进的研发预算,GoPro这么做的原因是要维持自己的竞争力。”美国技术咨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总裁Tim Bajarin对《第一财经周刊》说道。

这或许可以解释刚刚过去的1月13日发生的情况。当天GoPro股价下挫多达12%,根据技术博客Patently Apple报道,因为苹果公司一项关于远程遥控相机系统的专利被美国专利商标局通过。它的性能和使用场景都和GoPro极为相像,虽然最终不一定会有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但也足够令资本市场担忧。

“当苹果、Google或其他技术巨头进入到这个领域,并提供简易的视频编辑制作服务,而把硬件仅作为商品出售时,我们就会对GoPro的前景不那么乐观。”摩根大通分析师Paul Coster在邮件里如此回复《第一财经周?刊》。

Woodman在谈到这一点时也有些犹豫。除了对媒体公司的憧憬,无人机和中国市场也在他未来的计划之中。“一些迹象显示,我们有充分的机会在中国取得成功,我们的市场战略在那里也应当会奏效。”Woodman在CES上说。

在2014年年末,与YouTube类似的中国视频网站优酷上低调地出现了GoPro频道,目前关注者和观看次数仅为千人规模。虽然GoPro可能无法在这里借YouTube式的推广策略迅速风靡—那些内容其实都来自用户—但很多中国的消费者对GoPro并不陌生,这也让Woodman意外。

GoPro在中国认知度的自然增长来自国内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

2014年夏季以来,全球各地的着名游览点出现了一支支摄制团队扛着摄像机跟着几个中国明星跑来跑去的场景。见鹏也在其中,他是一名独立摄影指导。2014年他参与的几个项目都是真人秀节目,30台GoPro是他团队工作时的标准配置。

“GoPro对我们而言相当于一个特种工具。它防水,体积很小,容易安装在各种东西上。”见鹏说,“在一切特殊情况下或者摄影师容易出镜时我们会使用它。不过经常会遇到死机的故障。”

从2013年开始,摄制组就开始大量采用GoPro,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感受它的机会。尽管如此,GoPro在中国市场还没有任何官方销售渠道,仅仅建立了一个中文官方页面介绍自己的产品。

GoPro公关专员Rick Loughery在CES上向《第一财经周刊》明确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或许是没有做好充足准备,他不愿透露具体计划。但中国显然在它的关键词内。

除了中国,GoPro也在寻求其他市场的机会。Loughery在这个展会上就遇到了许多其他国家的GoPro爱好者。Mohammad Yousef便是其中一个,他来自阿拉伯地区。“运动相机我只听说过 GoPro,”Yousef说,“我刚刚买了Hero 4和其他一些装备,潜水时会戴着它。”他还在自己的iPhone上安装了GoPro的App,用来和朋友分享视频与照片。

GoPro目前一半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市场,而2015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预计将仅增长1%。它得尽快采取一点行动,无论更像个媒体,还是更激进地在海外找到更多像Yousef这样的拥护者。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交电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