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驱动组织的创业精神
2017-02-10  浏览:99
建材之家讯:创业的成功,会给创业者带来美好的物质与社会收益,但创业过程中的辛劳与惊险也会始终让经历者记忆犹新甚至后怕。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一个组织在创业成功后,为何往往会突然丧失创业精神

二战时,美军的随军牧师们发现,在战争后期,中下级军官们的恐惧心理反而变得更明显了,尽管由于军事的优势扩大,伤亡概率较战争初期已大大下降,并且更容易通过战斗的胜利获得晋升与荣耀。在面对最后的孤城时,许多人的厌战、避战表现甚至远远强于诺曼底的初战之时。显然,盟军将最后一战——攻克柏林的荣耀交给苏联红军,并不仅仅是照顾苏联为击败德国的巨大付出与贡献。

其实苏联人对战争的畏惧,并不比美国人更少。几年后,一架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军飞机将一枚炸弹误投在苏联远东境内,一位苏联大妈听到这个消息时竟然吓得昏倒了。苏联的最高层也始终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卷入战争,这与他们在二战时叱咤风云、席卷千军的勇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心态差异被许多学者引入了创业心理学的研究中。从投入产出的角度,一个国家和个人的参战,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极端的创业行为——以比常规大得多的风险与付出,换取比通过常规路径获得大得多的发展与回报。

创业的成功,会给创业者带来美好的物质与社会收益,但创业过程中的辛劳与惊险也会始终让经历者记忆犹新甚至后怕。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一个组织在创业成功后,为何往往会突然丧失创业精神.正如面对柏林孤城的美军官兵,没有人愿意在作为民族英雄的光荣与幸福生活的到来前的最后一刻倒下,也没有几个苏联人希望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和平生活就此被打破。

战争对于大多数国家只是阶段性的状态,而在这个技术和社会环境急速变化的商业世界,创新却是任何企业基业长青的不二法门和企业常态,而毫无疑问,创业精神是企业组织保持强大且持续创新能力的基础。这就使得很多CEO尤其是创业初步成功的大企业领导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营造组织的创业环境.怎样才能让组织成员更富有创业家精神.

所有组织都需要创业精神

要营造组织的创业环境,领导者首先要在理念上认识到一个关键问题:创业精神对组织有多重要.

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会积极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并调动资源去实现,这主要表现在:允许并激励员工追求创想,而且愿意为此承担适当的风险,并赋予经理们一定程度的自主空间;能够接受失败,并把失败视作成功所必须付出代价的一部分;通常拥有较灵活的组织架构,较开放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相互之间分享知识、互相合作,共同谋求创新。

富有创业精神的公司较其竞争对手更有竞争优势:与缺乏创业精神的公司员工相比,这类企业的员工更具效率,更具学习与发展的潜能,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更投入、更有满足感,对组织也更忠诚、更有担当。因此,这类企业的人才流失率较低,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更快,产品更富有创造性。

纵然如此,很多公司重点关心的,还是有关员工在繁琐的、既定的日常工作事务方面的传统性发展培训。实际上,那些培训并不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找到新的经营模式,出奇制胜地打败竞争对手。很多企业对创业精神有误解,误以为创业精神只适合一些刚刚创立的小公司,特别是一些新兴行业的创业者。

这些刻板的想法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在财富1000强企业中,有近1/4的企业已经或正在酝酿创建具有创业精神的环境,并正在全球各地积极施行。这些高增长、富有创业精神的公司有的来自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也有的来自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就行业而言,一般认为诸如亚马逊、谷歌、苹果等IT及互联网企业更需要保持创业精神,因为这类企业需要时刻保持“备战”状态,需要在变化万千的市场中采取颠覆性策略。但实际上,创业精神同样适用于那些在既定产业内稳中求变的公司,例如3M、Tata及ANZ等。

每一个企业组织都能从创业精神中获益(见图示),但因行业、企业所处不同阶段而有所差异。即使在圆环的最边陲位置,创业精神依旧会为公司带来价值。

如何驱动创业精神.

如何激活组织中的创业精神,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驱动模式。

1. 方向性驱动模式:体现在领导决策层面,企业最高领导层要确立愿景,明确把创业精神设定为企业的一个战略目标。

2. 组织结构性驱动模式:体现在组织构建层面,包括确立组织的架构、程序、职责及决策权。对一些惯以效率及标准化为设计基准的组织而言,要重新制定组织架构以配合营造创业环境的需要,极有可能是一项极其重大的改革。为了建立创业精神的企业文化,公司可以留出一定的自主空间,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案奖励创新活动,赋予员工足够的工作弹性追求创新,并提供一个可激发、交换创意的工作平台。

3. 行为性驱动模式:包含公司文化以及员工之间日常的交流互动。公司要在不同层面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与灵感交流。企业掌舵者要意识到,富有创业精神的行动在本质上都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要想办法消除员工对失败的耻辱感,甚至要为那些因大胆创新而导致失败的行为庆祝,从而培养公司的冒险文化。

任何发展创业家精神的举动,都应以前述三种驱动模式为基础。倘若公司高层公开支持并表扬创业家精神,但组织架构却不为员工提供足够的空间与资源去实现,公司是不可能有效地发展更具创业家精神的工作环境的。

用另类“把手”开启创新

如果把上述三种模式比作驱动器的话,又需要什么样的把手才能开启呢.传统理论将高层的领导力与组织的奖励机制作为开启创新驱动器的主要“把手”,而在最近几年,学者与实践者还提出许多另类的把手,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类。

员工的自我发挥

这是一个具有一定“突破性”的把手,需要企业有气度、有魄力。容许员工自我发挥不但能提高员工的士气,而且能释放他们难以置信的创造力,从而可能为公司带来不可预期的丰厚回报。但公司须为员工自我发挥的范围划出合理的界线,比如,让员工进行一些与组织目标一致的项目。

谷歌员工自我导向模式,显示出了这个不同寻常的手段的潜能。2005 年,谷歌实行了“百分之二十”政策,让工程师们每周用一天时间来完成他们自选的一个项目计划,工程师可以自由吸纳其他员工参与。结果,谷歌收获了难以预想的成果。计划进行的六个月中,差不多一半的谷歌新产品来自“百分之二十”诞生的构想,包括了Gmail和 Google News。

为失败庆祝

创业家精神,包括了尝试新的方法,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以及推出满足客户需要的新产品等。毫无疑问,在现实中,许多勇于冒险的企业理念都以失败告终。Monitor企业家精神标杆调查 (The Monitor Entrepreneurship Benchmarking Survey)显示,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态度,与风险资本、业务规划及知识产权管理有着相同的重要性。只要员工仍把失败视为耻辱,就算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他们也不愿意采取那些富创业精神的行为。

要突破这一瓶颈,企业领袖要让员工明白,因追求企业目标而导致的失败绝不是可耻的,相反,这种失败对于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汽车生产商宝马在德国里根斯保的工厂设立“每月最具创意失误”奖。与传统表扬高效率职员的“每月最佳员工”奖相比,“最具创意失误奖”是奖励那些有创意想法,虽没有成功但却带来宝贵经验和教训的员工,获奖员工会得到褒奖和礼物。这一计划肯定了创新离不开失败的理念,从而鼓励员工参与一些有一定风险的创新。

没有风险的成功并不存在。这个道理在创建富有创业家精神的企业文化过程中同样适用。如果企业要从中有所收获,就要准备好承担相应的风险。

工作环境的设计

工作环境很重要。办公室的设计与装修对员工的工作表现有极大影响,具有创意的工作空间会激发创意思维。玻璃墙及开放式设计能增加透明度,同时鼓励员工之间的意见交换,有助于激活创新精神和行为。然而,计划重新设计办公室的公司,必须考虑那些需要独立思考、安静工作的员工的需求。即使开放性及合作性再强的工作,也需要提供一些安静的空间,让员工集中精神完成一些需要高度专注的项目。

非传统的设计代表鼓励非传统的思考模式。几乎所有员工都会以楼梯电梯从他们的办公楼层去另一楼层,奥地利能量饮料公司红牛却用了不一样的设计:红牛安装了一条滑道,让员工快速而嬉戏地在各层来回。那条滑道代表了年轻、充满活力的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激励了员工提出更新奇古怪的创意。

企业采用什么类型的启动“把手”需根据实际情况及目标决定。企业可以先在某些特定部门试点,测试组织对突破性把手的适应程度。在试点时,公司要牢记这需要时间和耐性。

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传统“把手”,这些另类“把手”确实被使用得较少,但并非之前没有被管理者发现,而是由于它们需要领导者作出更多的自我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把手”能够被有效启用,既是企业能否获得创业精神驱动的决定因素,也是企业是否具备创业精神的结果。

词典

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18世纪,其含义一直在不断演化。很多人仅把它等同于创办个人工商企业,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创业精神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对某些经济学家来说,创业者(entrepreneur)是指在有盈利机会的情况下自愿承担风险创业的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强调,创业者是一个推销自己新产品的创新者。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创业者是那种将有市场需求却尚无供应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出来的人。

今天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创业精神是在各类社会中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一个必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小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的主要动力。因此,政府对创业的支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策略。

创业精神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高度的综合性。创业精神是由多种精神特质综合作用而成的。诸如创新精神、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等都是形成创业精神的特质精神。

2.三维整体性。无论是创业精神的产生、形成和内化,还是创业精神的外显、展现和外化,都是由哲学层次的创业思想和创业观念,心理学层次的创业个性和创业意志,行为学层次的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三个层面所构成的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层面,都无法构成创业精神。

3.超越历史的先进性。创业精神的最终体现就是开创前无古人的事业,创业精神本身必然具有超越历史的先进性,想前人之不敢想、做前人之不敢做。

4.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的人们面对着不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创业精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营养就各不相同,创业精神的具体内涵也就不同。创业精神对创业实践有重要意义,它是创业理想产生的原动力,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营销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