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90后管理:代际差异引发管理变革
2016-05-26  浏览:34
建材之家讯:很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但却没有真正重视一个问题:90后管理—如何让正在大量涌进企业的职场新人们,快速融入并创造价值。这是《经理人》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但是,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一场冲击传统管理思路和做法的战争,已然来临,这一次的“代际”差异引发的管理变革,会比当年探讨80后更猛烈。可以这样说,除非你拒绝90后,否则,这场战争没有哪家企业,没有哪个管理者,能够置之不理,悄无声息地躲过去,相反……

 90后需要怎样的管理方式?

 80后可以被价值驱动,如果满足了利益,他们可以忍受与权利核心保持距离,可以忍受组织规则和目标的不明确,但90后只能被兴趣驱动,他们要求平等地分享权利,通过个人联络来影响决策、解决争端,他们无法接受一切模糊带来的不确定性。

 很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却还没有真正重视一个问题:90后管理—如何让正在大量涌进企业的职场新人们,快速融入并创造价值。这是《经理人》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但是,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一场冲击传统管理思路和做法的战争,已然来临,这一次的“代际”差异引发的管理变革,会比当年探讨80后更猛烈。可以这样说,除非你拒绝90后,否则,这场战争没有哪家企业,没有哪个管理者,能够置之不理,悄无声息地躲过去,相反,更要积极主动地正视和面对。

 从2011年、2012年开始,90后陆续亮相职场,到2013年时,90后高校毕业生开始大批进入企业。《经理人》对百事食品、强生、IBM、宝洁、珠江投资等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近两年中,这些知名企业已吸纳不少90后员工,虽然目前占员工比例一般只有百分之几,但它们已经意识到,这个趋势不可阻挡,也会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多挑战。有针对性、更系统的管理优化,必将是一个全新课题—90后,他们需要怎样的管理方式?如何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

 让管理经验失灵的群体

 较之80后,90后这个群体的特征更为明显。专门研究90后管理的专家韩庆峰讲述了几个典型的案例:一家大型国企新接收了一批90后毕业生,上班第一天,好几个人迟到,在按规定接受处罚时,其中一名员工拿出100元钱问人力资源部领导:请问,这个有没有包月的?在一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8个新入职的90后,在培训提前结束后玩起了杀人游戏,管理者进行了劝阻,但无济于事。事后合伙人找他们谈话,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第一,我们没有在工作时间玩;第二,这个团队游戏有助于大家相互了解,方便今后工作;第三,请问我们影响了谁?

 在一家电商公司,表现很好的一位90后员工,刚被提前转正就提出了离职。他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原因:“我上次提的意见已经超过一个月了,我们主管总说好,好,但就是不落实,既然这样,我还是再找一家更懂得尊重我的公司吧!”

 以上种种,不管发生多大的冲突,事实上,谁都没有错!那么对90后来说,究竟怎样的管理才适合他们呢?

 管理者应淡化权威和控制

 2010年富士康的14起员工自杀事件,造成了11死3伤的悲剧,这些受害者中,最大的24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20.6岁,平均入职时间不足6个月。在韩庆峰看来,“连环跳”的实质,是这些90后对富士康的军事化管理和精密控制说NO,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在富士康的高压管理下,新员工进入工厂后,社会关系被打散,造成了严重的关系碎片化,在几十万人的工厂里,没有关系和情感维系的年轻人,就像游荡的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要成本控制,要效率,富士康的管理模式有其必然性,但是,富士康忽略了用工主体正在从80后向90后转变。事实上,老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90后的需求,进而导致管理失控。对于90后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对话,而不是控制。

 90后活在自我认可的价值体系中,这和80后已有明显的区别。80后要求的是利益,90后要求的是权利。80后可以被价值驱动,如果满足了利益,他们可以忍受与权利核心保持距离,可以忍受组织规则和目标的不明确,但90后只能被兴趣驱动,他们要求平等地分享权利,通过个人联络来影响决策、解决争端,他们无法接受一切模糊带来的不确定性。

 这便是90后的可怕之处,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在以往的管理体系中,只要适当调整,就可满足80后的基本价值需求。但90后们会从管理者那里分享权利,来获得自己的存在感,而且敢想敢做。商界教父马云已经退居二线,他非常肯定的一点是,现在和未来为淘宝做出最大贡献的,正是80后和90后。韩庆峰认为,面对90后,管理者要淡化权威,淡化绝对的服从,直至最终放弃权威。譬如,现在的90后,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沟通方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一些管理者很难找到的资料和数据,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很快就能解决。对于一部分70后、80后管理者来说,有时不得不承认自己OUT了。

 现实中很多情况是这样的。一个90后会问领导:“我必须听谁的,我又可以不听谁的?”显然,他们是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权利,无论是摆脱控制,还是平等对话。90后最现实的权利,就是获取资源、控制进度、自主地工作,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治权”。

 成为教练式管理者

 了解并学会与90后沟通,是未来领导者必做的功课之一。因为,你已经无法回避与他们为伍。百事食品华北区人力资源经理吕颍泽向《经理人》表示,对于90后新员工,在刚入职的一两年内,百事食品会采取类似“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他们尽快适应并进入角色,再根据不同员工的情况,转换相应的岗位。珠江投资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李素梅告诉《经理人》,90后的沟通方式,90后所能适应的内部文化,都在冲击管理者的传统思维。

 韩庆峰认为,教练式管理者,会比较符合90后的胃口,会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因为90后需要的不仅仅是目标,更应是工作态度、方法和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管理者那样给标准答案,90后更愿意自己搞定。

 强生中国招聘总监王子剑告诉《经理人》,针对90后新员工,强生安排了大量的入职培训,有针对性地让这些职场新人快速进入角色。IBM人力资源高级经理金敏也告诉《经理人》:现在接受培训的主体就是90后。

 这里还有一个不错的例子:一位总监训练部门新来的助理,他不是简单地结合手头的工作来指导她,而是将助理的工作分解成很多模块,然后训练她从头开始一个个地做起。第一周,要求她从最简单的复印、传真开始;第二周,要求去思考这些工作中如何提高效率、节省成本。接下来的两周,安排她学习如何处理邮件,要求部门所有人将涉及部门间沟通协调的邮件都抄送给她,由她负责沟通并进行回复。再接下来,是接听电话、接待访客、润色PPT、组织部门活动等。在3个月时间里,她每天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学会了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慢慢成长为这个部门历史上最优秀的助理。

 管好90后要“对人不对事”

 很多管理者,经常在批评下属时说,“我对事不对人”,言外之意大家都懂,这一直是金科玉律式的说法。但是,对于90后,至少这句话就不灵了,管理者也要改变管理思维,要换成“对人不对事”。

 一个新员工搞砸了一项工作,你的判断是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手把手交给了他正确的做法。可是没过多久,同样的情况第二次发生了,你认为他不够熟练,所以又教了一遍,结果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会更多地出现在90后新员工身上,你将怎么判断和处理?

 总体来说,90后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是很强的,特别是短期的,但是,可能是马虎、上心程度不够,才会屡屡犯同样的错误,甚至也可能是有意的,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一味地管理。因此,解决这类问题,重点应该在“人”上。举个现实中的例子,一家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手下有一名90后,最近跑来找领导说要参加公司内部的岗位竞聘。从内心里,这位主任不希望他参加,也不认为他有能力竞聘上,但最终还是被年轻人的冲劲儿和热情打动了,并且给予了几点中肯的建议,还不忘鼓励和支持一番。最终,虽然这个90后没有竞聘成功,但是也很意外地得到了第二名,让他不带任何遗憾地回到了原岗位,踏踏实实地重新工作,最后成为了部门骨干。事实上,90后一开始都有很高的心气儿,总想挑战,后来这个年轻人也明白了一点: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干出成绩。

 说到这儿,针对90后这个完全不同的群体的管理,我们只讲到了冰山一角。需要强调的是,作为管理者,不论愿意或不愿意,未来,都将与90后为伍,甚至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如果用90后的思维管理90后,这是个值得研究的新话题,不要寄希望于改变他们,而是顺应趋势,熟悉他们的沟通方式,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把自己从对这些年轻新人的偏见和抱怨中解放出来,做一次清零,重新思考并再出发。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装修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