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管理过头”过犹不及
2017-02-10  浏览:112
建材之家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许多企业在管理上做了很多“功课”,比如说流程再造、结构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期权激励、企业文化等等,几乎所有管理的方法都涉及到了。可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和多变,善变的员工,总有数不清的问题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需要解决。面对管理的困惑、繁琐和复杂,企业往往掌控不好管理的“度”,很容易造成“管理过头”,从而让企业陷入困境。

案例

一家在业内算数得着的企业,因为不得已而做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调整:将一个重要的业务部门的经理小武撤下,换上了小董。这次“走马换将”的举措让企业内外大跌眼镜。因为无论从个人素质还是业务经验来说,小董都远逊于小武:原因在于,小武不但作风强悍,雷厉风行,严格管控着员工,强硬的执行着公司规章制度,而且有着近十年的经验,可算是一个标准的“业务油子”了。而小董虽说工作年限不短,但相关业务经验却极为匮乏,入行不过一年有余,对业务的熟知程度甚至还不如部门员工。既然如此,那么公司为什么还要作这样的人事调整呢?问题没有出在“人品”上,而是出在了“管理”上。

原来,小武自恃资历老、水平高,管理手段甚为彪悍,甚至有点独裁专制,处处对员工施以铁腕;员工整天就像拼命旋转的陀螺,机械、压抑、被束缚,没有自由、信任和发挥空间。面对小武这种“管理过头”的做法,员工怨声载道、意见很大,有不少员工还辞了职。如此恶性循环,问题严重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企业痛定思痛终于撤了小武,换上了小董。

小董虽然业务不十分过硬,但他时不时就会向员工示弱:今天又挨老板骂了,拜托大家多帮忙!你们业绩不好,我就可能下一分钟走人。在这种无处不在的,巧妙的“刺激”下,员工个个儿都像上满了发条的时钟,干劲儿一个赛一个地高昂,小董的部门在公司创造了业务奇迹。其实,业务部门的人个个儿都是人精,根本用不着你过分地管,只要能让他们将自身的潜在能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业绩只不过是捎带着的事儿。

分析

小武的铁腕管理,造成了“管理过头”的弊端,他的管理只是在解决一个效率问题,如果和经营不匹配的话,就会出问题:束缚了大家激发斗志、施展身手的空间。相反,小董的善和“人性”的管理,恰恰极好地弥补了这一点。

小武的管理使我想到另一家企业的做法,“过头管理”与之相比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家企业为杜绝员工多次上厕所继而降低生产效率,就特别规定了女工上厕所的时间和频率,超出“规定”就要“狠狠罚款”。想想就觉得很悲哀。当下,似乎制定了最严格的标准和制度、领导事必躬亲就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解决一切问题,进而达到客户的最高满意度,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世界上最好的公司是将战略、行动、结果和奖励这四大关键因素紧紧地连接在一起,遗憾的是大多数公司都是在不断的尝试,却不得不放弃。因为在不少人不断地鼓吹下,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保姆式的“过头管理”成了一些企业成功的灵丹妙药。他们认为,只要管理跟得上“时代甚至是时尚”,不落伍就OK了!于是将这个管理模式也引进,那个管理方法也尝试,诸多制度规章适合与否均来者不拒,表面上宣称企业是“精细化管理”,看似管理很前卫,制度是很完善,实则是效率变低了,内耗变大了,机会没有了,企业终究因“管理过头”而漏洞百出。

危害

中国的事情往往是这样: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推论到企业的也是这样,“管理过头”危害很甚。

盲目自负氛围紧张:“管理过头”完全把员工推到了企业及企业管理者的对立面,许多靠教育、靠自觉、习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却要依靠考核、命令、强制的手段去解决。“过头管理者”整日陷于忙碌之中,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精力和眼光,不相信自己的员工能够做好,认为缺少自己的指挥就达不到预期结果,盲目的自负,不相信员工的自我管理的需要和自主管理能力。

由于企业领导人“管理过头”,员工会带着紧张情绪工作,员工随时都会想:领导对我的工作满意吗?领导是不是不重视我了?让员工揣摩领导的心理,迎合领导的胃口工作,员工的精神压力往往过大,根本没有轻松和快乐可言,完全没有激情、只是机械地做事,更别谈什么创造性的工作了。在紧张的氛围下工作,员工随时都有一种危机感,没有心思更好地工作,久而久之,工作效率低下。

通路不畅推诿自保:“管理过头”的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将遭遇障碍,无论是员工之间的沟通,还是员工与上级的沟通,都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员工对上级也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只说领导的好话。信息不畅和缺乏双向反馈,就谈不上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企业往往错失良机。

管理过头,也不利于人的发展,不能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人人为了自保,抱着“只要不是我管的,或者就算是我管的,也会相互推诿”的心态而不愿承担责任。企业的领导人对任何事都要过问和管理,这就难免下属有时是在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就必定会导致一个错误的结果。而错误的结果必然有人承担,这个人不可能是企业领导人或管理者,只能是具体执行人。如果真的“狼”来了,也会“各人自保,如鸟兽散”,追究责任的结果就是执行人的工资降低或没有奖金,甚至是被辞退,而不管你以前是如何出色。

管理官僚文化内耗:“管理过头”将导致产生官僚现象。领导和管理人员只知道开会、看报表、签签字,很少到市场,即使到市场上也是走马观花转一圈。完全不了解市场情况,作出的决策往往会产生极大的执行偏差,执行力越强的企业执行的偏差越大,企业的损失也越大。同时也容易滋生懒惰作风,反正有人做,只要听报告就可以,将报告一层层传下去,一项指令需要转多次才传给目标受众,延误了时机。

这也势必削弱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团队凝聚力,是“企业文化内耗”。试想,员工受到这样的待遇,他会怎样对待客户?就算有制度防住他们,比如:录音、监控、顾客打分评价等等,但你只能做到“形于外”,而不是“发于内”。员工可以很职业的做事,但却不是很真心、很用心的做事。

方法

为什么如此多的公司存在“管理过头”的现实,而又无法实现其最大的潜力?其主要原因是整个公司缺乏一种系统而全面的视野与相互协调。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企业战略、经营活动、对员工的业绩与奖励管理未能全面的结合起来。同时也要让不同企业的人员感受到自己企业的文化,意识到企业的发展与自己息息相关。这就要考验领导团队平衡能力和对管理“度”的火候把握,以此来为“管理过头”的企业“松绑”。

授权信任理解执行:信任要靠企业管理者的层层授权,明确各自职责,将信息流程的臃肿度降到最低。授权并不是弃权,而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好权力,也是为了更好的监控权力和掌控权力。权的前提是必须建立信任和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有效地监督和约束权力。下属有效的执行力,不在于管理者事必躬亲,而在于营造简洁、合理和高效的执行机制。同时,注重细节,也不是要管理者对所有细节都了如指掌,应该注重的是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细节,以及通过细节反映出的管理的真实情况。

所谓“一滴水见太阳”,管理者不必事必躬亲,事事不放心,其实绝大部分员工心中都有想干出一番事情的“理想”。最重要是对下属有授权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标准,这就够了。

前面有车后面有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要剔除“管理过头”弊病,管理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管理者成为管理之道的“大气者”,而不是落下“严管重罚”的“口实者”,真正做到并提供企业所塑造的核心价值观,而且力量源源不断。

没有人是想退步的,只要他觉得有希望且能实实在在的看到希望,所以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规划也需要管理者先行倡导。切实解决员工晋升、薪酬、培训和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员工能看得到自己的位置,以及位置移动的轨迹和方向,企业与员工就会不断有新的机会出现。

落实人性文化蓝海:“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人性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理念,它强调的是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管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激励系统,最终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的目的。如果在员工的内心,为能成为企业的一员而骄傲、自豪,那么企业就跳出了“管理过头”的“红海”,进入了既规范又有活力的“蓝海”。从文化的层面对员工进行再宣贯,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员工工作的行为上着手,不断深化,由制度到行为,由行为到习惯,最终形成观念的革新和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可。

如此,管理者才能从繁忙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思考企业战略层面的重大问题,通过监控决策的实施状况,实行有效而且适度的管理,避免落入“管理过头”的境地。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交电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