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管理学研究和实务中的中西文化双融
2016-05-26  浏览:93
建材之家讯: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经济学家对整个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经济学家完成了某种阶段性任务。下一个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实是管理学者和企业家责无旁贷的任务。身为管理学者,我想问一问国内的同仁,我们准备好了吗?

1997年我去清华大学和大陆各地商学院的院长们开会,第一次深入了解中国管理学者。也让我开始关注中国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的融合问题。这影响了我过去十五年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不管是在美国成立了全球华人管理学者社群,在沃顿商学院成立了全球企业发展中心,都是如此。

文化双融不是把中国管理学“美国化”

相对于西方的管理学来说,中国现在的管理学还处于边缘地位。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关心西方管理学的经典理论在中国如何落地。但是我认为,现在更需要担忧的是管理学实务会否脱离中国实际。包括国内一些顶尖学者都提出,现在的管理学研究追求的只是在国际刊物发表文章。

这一后果就是,我们的管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走上了美国化的路。

但,从管理实务的角度来看,美国自己有“BestPractice”,所以他们觉得自己的这套管理学的体系和标准是最好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实际上,西方和东方的管理体系完全不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西方的知识界最初是在象牙塔里培养出来的。而中国从开始就讲究知行合一。中国的学者,定义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西方的学者则是授业解惑传道,完全相反。

再比如,苏格拉底式对话被认为是最好的教学方式,而中国最早的《论语》也全部都是用对话的方式。这可以说是中西文化本身就是相融的。

研究和实务向来都不是非此即彼

什么是理论和实务?理论就是我们知道为什么,但是什么都行不通。实务就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什么都行得通。

文化与对立、全球和本土、微观和宏观、竞争和合作、主流和边缘、盈利和非盈利、专业和非专业—我们首先必须打破这种所谓的非此即彼,提升到有此必有彼,实现文化双融。

中国人的传统是“道并行而不悖”,每一个人顺着自己的兴趣发展你的研究,这本身就是道。

其实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有很好的互补性,中国有优厚的文化传统,西方有系统化的知识和应用性的工具。以我所研究的动态竞争为例,动态竞争其实本身就代表着中华传统哲学和文化与西方系统化的知识理论。动态竞争就是研究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之间的关系。宏观的是管理,微观的是执行,一个是动态性,一个是相对性。

用中国哲学的精华来解释动态竞争,可以概括为如下。

动态竞争必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对手的位置为思考的方式。这个对手可以是竞争者,可以是合作伙伴,甚至也可以是朋友。

这一思想不仅可用于学术,也可用于企业管理,更可以用于人生。美国有个做电焊的公司,过去一百年里这家公司充分显示了文化双融的特性。它完全平衡了竞争和合作。在内部,它给员工的股份特别高,提供内部竞争,同时又提供终身雇用,使得各个利益相关者能够平衡。实际上这就展现了所谓中国王道的精神。而在员工高比例持股并且终身雇佣后,可以说是体现了中国《易经》里所说“群龙无首”,即没有领导的领导。

文化双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出一个成功的事业生涯,更重要的是可以有一个非常充实的人生。所谓文化双融,意味着每一个过程定位都需要更广阔的包容性,一方面要顺从当下,另一方面还要有超越。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家装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