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企业心态需要综合治理
2016-01-20  浏览:111
建材之家讯:企业的集体心态,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个人心态表现出来的。每个人的心态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着这个集体内外的其他人,尤其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老板本人,强势人物,群众领袖等。一个不健康的企业心态,首先就表现为这些人的心态不健康。其他一些不很重要的小人物,如果他们不健康的心态表现为群体性,集中性,广泛性,普遍性,持久性,顽固性,也会对企业集体心态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治理企业心态,是要从一个个具体的个人心态治理开始的。

企业心态治理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单纯依靠几次培训是很难取得效果的。什么是综合治理呢?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心态问题,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不同手段。心态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同时,心态也受到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的影响。所谓综合治理,就是要内外兼治,多管齐下。下面就中国企业一些典型的心态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及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正确心态。

一、建立利益共识——针对极端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

针对当前企业员工普遍缺乏集体利益意识,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的问题,主要采取沟通交流和学习培训等方式,在员工思想内心最大程度建立起利益共识。要让员工认识到,企业的利益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每个人的利益得失,都取决于企业的兴衰成败。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情感沟通,一方面也要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造成一种企荣我荣,企衰我衰的联动机制。如果缺乏这种联动机制,是很难建立起集体利益共识的。利益共识是塑造健康良好企业心态的最坚实基础,因此要把这一条放在第一位。一个企业,一个团队,能否做到上下一致,坚强团结,就取决于是否具有这个联动机制,如同古代“一人犯法,举族受罚”的连坐法一样。作为员工个人,应该具备的正确心态是:不要问企业能给自己什么,要问自己能给企业创造什么。

二、素质教育培训——针对缺乏自知之明和恰当定位

当前中国企业员工普遍存在素质较低,尤其是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也有身体素质的问题。要治理企业心态,第二重要的就是要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当代年轻一代普遍心理脆弱,缺乏精神信仰,身体也缺乏锻炼,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除了企业培训之外,要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如拓展训练,军训,劳动,组织学习等多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提升员工素质,使其满足企业的工作需要。在人事管理上也要有相应制度,首先在招聘上把好关,不要将素质不符合要求的人招进来。同时,对一些素质低下又很难提升的员工,要坚决辞退。人力资源部应该把素质及其可塑性放在第一位,尽量不要那些心态已经固化的老油条。另一方面,有些名牌大学生则自视甚高,把文凭当作炫耀资本,特别是那些高学历高资历的人,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把学历和资历当成素质高,看不起别人,与周围人很难合作相处的人。作为员工个人,应该具备的正确心态是:不要对企业要求过高,要问自己是否符合企业需要。

三、政治思想工作——针对缺乏大局眼光和心胸狭隘

现在的社会和企业,都放松了政治思想教育,把政治妖魔化,其实是一种偏颇。政治并非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每天的新闻联播,报纸的头版头条,上级下发的重要文件,企业内外的人心所向,都是政治的表现。一个员工要想在企业有所成就,在社会有所发展,就不可能不关心政治。政治其实就是形势所趋,人心所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不识时务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难有成就。所以,企业不能不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通过学习时事掌握大方向大趋势。很多老板总结闷声发大财的第一心得,就是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一个不关心时事,对外界新闻漠不关心的人,不是一个性情呆板的老古董,就是一个心智不全的脑残人,都缺乏大心胸大格局大境界大眼光。而那些能够挑大梁担重任的人,一定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人。作为员工个人,应该具备的正确心态是:不要只沉醉于自己的小天地,也要经常抬头看周围的大格局。

四、自我觉悟调适——针对强烈依赖心理和缺乏自立

企业不是保姆,不可能事无巨细都能照顾到。因此,员工自己要能具备心态自我调适的能力。首先是要让自己觉悟,懂得人生主要依靠自己,而不是父母和他人。当今中国独生子女较多,从小受到家庭呵护甚至宠爱,缺乏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多人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大孩子一样,这样的心态在社会上是很难不碰壁的。自强,自立,自觉,自悟,自尊,自爱,自珍,自重,对当今年轻一代特别重要。这一代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一方面极端的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一方面又依赖性极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意识。因此,企业要把这种不良心态的治理,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要给这些年轻人创造独当一面的机会,早日使其学会为自己负责,把他们喜欢个性主张的特性,转化为敢于创新创造的优点。同时,也好通过团队合作,使其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共事。作为员工个人,应该具备的正确心态是:不要只想着自己喜欢别人什么,要考虑别人能喜欢你什么。

五、辅以规章制度——针对缺乏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

心态治理要软硬两手,软的主要是教育培训,硬的就是规章制度,两者缺一不可。没有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和支撑,教育培训也难以发挥效能。除了建立利益联动机制,素质第一机制,政治学习机制,自我调适机制外,也要有相应的奖励惩罚机制。对那些心态严重不健康,有很难改变的害群之马,要坚决辞退开除,免得其恶劣心态对其他员工造成不良影响。这就要经常检查员工的心态,建立常规性的定期检查机制。不要忽视不良心态的破坏力,有时候对企业的杀伤是致命性的。消极悲观,牢骚抱怨,猜忌狐疑,勾心斗角,无事生非,挑拨离间,搞小宗派,阳奉阴违,溜须拍马,做手脚,饶口舌,窝里斗,表面光,小圈子,大锅饭,差不多,无所谓,拍马屁,吹牛皮,这些恶劣文化的背后,都有心态不健康的问题。对待这些问题,仅仅依靠说服教育是没用的,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凡是出现上述恶劣现象,一律坚决给予严厉打击惩戒,这样才能产生高压震慑效果,从而为塑造良好健康心态创造条件。作为员工个人,应该具备的心态是:不要参与制造和传递负能量,要多制造和传递正能量。



六、营造良好氛围——针对缺乏积极向上和阳光正面

企业要给塑造健康良好心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除了舒适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鼓励宣传正面积极的标语口号,树立典型人物模范事迹,经常组织参加各类激发正能量的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培训学习等外围条件之外,主要就是从关心每一个员工入手,真正在工作生活学习恋爱婚姻家庭等具体实际问题上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让员工从内心感到集体温暖和领导关怀,从而树立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心态。要让员工工作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情积极向上的大环境里,不要让所谓的严格管理使员工寒心冷漠。自从西方现代企业管理进入中国以来,很多企业出现一些极端倾向,就是片面强调管理的严格,忽视了人性的一面。企业规章制度也是惩罚的多,奖励的少。这样就导致企业出现负性向下的不良倾向。很多老板性情苛刻,为人吝啬,锱铢必较,精于算计,向周扒皮葛朗台一样对待员工,这是造成企业心态和企业文化不良的根本原因。作为员工个人,应该具备的正确心态是:不要责怪老板和企业不重视自己,而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值得重视的本钱。

七、树立榜样典型——针对严重嫉妒攀比和心理失衡

树立榜样典型,是最为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企业不要只注重业绩能力,也要珍视一些虽然业绩能力不突出,但心态健康,乐观活泼,富有人缘,善于团结的人。就像西天取经的团队一样,除了孙悟空这样的优秀员工外,也需要猪八戒这样的呆子。这类人是一个团队最有效的稳定器,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企业要创造条件,经常让这类人发挥适当影响和作用。企业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心态评比活动,评选出那些心态健康积极向上的典型人物,如最佳人缘奖,最讲团结奖,最乐观开心奖等,与业绩高手一样给予表彰奖励。这有助于在企业塑造健康正确的心态,防止心态偏激心理失衡。作为员工个人,应该具备的正确心态是:不必羡慕别人的成就,而要注重培养和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和长处。

八、咨询辅导顾问——针对个人心理扭曲和沟通障碍

企业应适当引入心理医生,心理顾问,心理咨询师,政治辅导员,企业文化专员,培训师等机制,针对个别员工比较独特而严重的心态问题,一对一地进行咨询顾问。作为企业文化专职人员,应该具备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能力,不能只停留在装修装潢的水平。个性化的心态辅导治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防微杜渐,斩草除根。不要等到不良心态形成气候,再来大刀阔斧暴风骤雨。企业培训要加入心理医学知识,不要让员工讳疾忌医成为习惯。现在企业内普遍存在的心理不健康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治理不善,一方面也是因为缺乏心理卫生知识,员工忌讳别人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有问题,因而拒绝咨询辅导。越是学历高地位高的人,就越是不愿面对心理问题,觉得是个很丢面子和身份的事。很多人其实都生活在非常不健康的幻觉之中,被不切实际的成功梦想弄得心智迷乱,整个人的心态都处于严重失衡偏激状态,就连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都缺失了。这在一些新兴地区特别明显,比如深圳就是一个让人疯狂的地方。深圳就像一个大疯人院,很多人心态严重病态却不自知,因为那里整个环境都是如此。作为员工个人,应该具备的正确心态是:不要害怕心态有问题,而应该反问自己有没有胆量面对问题。

九、民主互动交流——针对集体精神缺乏和团队散漫

塑造健康良好集体心态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各类集体活动来实现。比如民主生活会,各类文娱活动小组,成立各类兴趣相投的俱乐部,各类主题学习交流小组等,通过集体团队的力量,才规范约束员工的心态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很多恶性肿瘤病人自发组织各种联谊会,对恢复树立积极抗癌的心态起到良好效果。这个经验非常值得企业借鉴。企业通过组织这类组织活动,让积极的带动消极的,乐观的影响悲观的,勤快的激励懒惰的,开放的打开封闭的,宽容的示范狭隘的,创新的启发保守的,平和的稳定浮躁的,健康的治疗病态的,正面的消除负面的,主动的推进被动的,这样就形成自我治理的良性循环。人本来就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很多心态问题就是因为长期与社会集体隔绝而造成的。通过集体气氛的烘托,很多人心态问题很容易迎刃而解。有了健康良好的集体心态参照融合,个人的健康良好心态塑造就有了依据和方向。作为员工个人,应该具备的正确心态是:不要只强调自己的重要,而要想到集体的存在。

十、定期保健检查——针对忽视心态问题和意识淡薄

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建立起心态的定期保健检查制度,以至于企业心态问题长期得不到发现和重视。检查心态是否健康的方法,可以复杂到建立一套严密繁琐的评估体系,也可以单凭直觉就可以发现。所以,关键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思想意识问题。思想上如果不加以重视,没有认识到企业心态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长远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企业心态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直至出现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定期保健检查,既要针对员工个人心态,也要针对企业集体心态。企业管理中任何一个问题,背后都有不健康心态的存在。如果不从心态问题解决,有关问题就会长期顽固存在,并且反复重复出现。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心态问题也随之变化。企业心态综合治理,定期保健检查是重要保障。心态问题不是一两次活动,一两招措施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具备长期艰苦工作的心理准备。作为员工个人,应该具备的正确心态是:不要把健康良好心态看作天生的,而要终身进行个人修心养性。

针对企业心态问题,也有一个正确的心态问题。这就是,企业心态问题没有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只有严重不严重的问题。没有哪一个企业不存在管理问题,因此也就没有哪一个企业没有心态问题。要治理企业心态,首先就要拥有这样的正确心态。敢于面对,勇于治理,不回避,不掩饰,不偏激,不极端。总之,就是要怀着一个真诚心,平常心,秉持中庸平和的心态审问之,细辨之,善待之,恒处之。矫枉而不过正,积极但不极端。企业要包容各型人物和各类心态的和平共处,不要追求清一色绝对化。只要没有形成重大不良倾向,没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就不要采取轰轰烈烈暴风骤雨的方式,而要采取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既不刻意张扬一种心态,也不竭力压制另一种心态。要长期性,经常性,反复性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心态也不是一天可以治好的。关键在于重视,坚持,耐心,细致。企业心态防胜于治,要从根本上及早预防不良心态。

综合治理企业心态,主要还是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除了老板本人要重视以外,每一个员工自己也要重视。每个人都喜欢改变,但都不喜欢被改变。要想不被别人和环境强制改变,最好自己先改变自己,主动改变自己并适应环境。要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心态改变是第一位的。心态如果不改变,只是在外表形式上伪装自己,不但会给自己心理精神造成极大痛苦,实际上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很多企业员工表面上接受企业文化的宣贯,内心里却强烈抵制和反感,这就是因为自己心态没有调适过来。所以,企业文化要解决两方面的心态问题,第一是实施者的心态问题,也就是要考虑到接受者的心态是否具备条件。如果没有预先做好心态综合治理,再好的企业文化也难以落地深植。第二是接受者的心态问题,也就是要理解实施者的良苦用心和利益所在。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学会站在老板立场考虑问题,不要以自己的好恶亲疏来决定态度。心态是土壤,理念是种子,文化是大树。要想培育出企业文化的参天大树,就要首先从企业心态的综合治理开始。心态治理好了,企业文化这棵大树才有可能茁壮成长,生命长青,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家装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