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史玉柱营销15条
2017-01-20  浏览:105
建材之家讯:对于史玉柱,人们对他的称呼最多就是营销天才,这个理工科出身的男人,有着让市场惊叹的营销创意,不管他的产品是否能让消费者满意,至少在对用户需求把握和营销方法上依然值得学习借鉴。下面是他营销的15条定律。

1、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人口是金字塔形的,真正的塔尖,就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最大的城市,人口占比是最少的。

其实所有的产品,不管是国内的或者国外的产品,就全国性消费品而言,在这三个城市全是亏钱的,销量有可能做得还可以,但费用太高。其实越下面的城市越赚钱,越下面的成本越低。做北京、上海、广州,其实是为了辐射它们周边地区。

农村,在猪圈的墙上也有我们的广告,工厂的围墙上、铁路两面的墙上,也都是我们这样的广告。

我们城市的人会觉得那个档次太低了。但是你去农村调查,农村人不觉得低,因为他们就在那个环境生活着,又不是给城里人看的。所以城里人的意见你别把它当一回事,你是给农村人看的,农村人不觉得低,那就可以做。另外,那个做起来成本很低,50块钱可以刷一面墙,一搞可以搞1年,其实挺好的。这是跟另一个保健品企业三株学的。

2、营销的基础一定是好产品

人类从猿进化到人,最难欺骗的就是消费者,消费者是最精明的。哪怕只是临时的一次欺骗,作为企业也是会最终得到报应的。

作为一个公司它其实就是提供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但是首先一个前提,产品一定是好的产品。如果产品无效,欺骗消费者的,最多骗三年,三年之后肯定完蛋。一个产品,想赚钱最终要靠回头客,真正赚钱是在这些人身上。

脑白金,没吃的人会说我们骗人等等语言性的攻击,但真正吃的人是真的觉得有效,他当天就能睡得很香,这就是产品的基础。脑白金已经卖了13年了,每年的销量还在上升,它靠的就是产品好,的确有效。对于我们游戏来说,它的游戏性就相当于脑白金的产品。

3、取一个好名字能减轻很多劳动量

给产品取名字,最好用老百姓日常说话的时候经常出现的词,那些深奥的词记不住。

一个名字如果不上口,不容易记,往往就要花上几十倍的广告力度才能达到让别人记得住的效果。虽然名字不是唯一的使产品做好的依据,但是这是核心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凡是做好的产品,大多数名字取得不错。

取一个好名字可以减轻很多的劳动量,减轻好多压力。脑白金名字取得是比较好的,有缺点,优点也很突出;红桃K名字好。凡是取太大众化的都让人记不住,所以取名很重要,我们取名还是很成功的。

4、搞营销只有唯一的一个词:消费者

脑白金广告形成的过程是这样的。

我在脑白金推出初期的时候,还没有正式销售、还在试销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了几个人去公园实地调研。一些老头老太太在公园亭子里聊天。因为那个城市我们已经在销售脑白金,我就上去找他们搭话。我们就觉得,要卖脑白金,不能跟老头老太说话,要跟他的儿子或者女儿说话。向老头老太太说没有用。

中国的传统,如果给老人送礼就是尽孝道,这又是一个传统美德。所以我们回来就讨论,这个定位必须要对老头老太的儿子女儿说,不要说得太多,就说两个字——“送礼”。

不仅“送礼”这个概念是这么到老太太那儿聊出来的,我觉得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消费者。我一直跟公司内部的人强调,最好的策划导师就是消费者。

5、产品形态要为定位服务

产品的剂型我们也经过了很多周折,最早报的产品是胶囊+胶囊,一个胶囊是褪黑素,一个是卟林铁,一红一白两粒胶囊。后来报批过程中发现这样的剂型有问题,这个产品不适合送礼,因为这个产品体积太小,重量又轻。

报批后又突击修改了,改成了胶囊+口服液,改的目的还是为了把体积变大一点,做送礼市场。第一次报批没批下来,第二次又没批下来,直到第四次才批下来。

6、最先跳入消费者眼帘的产品就是他要购买的

设计第一要大,送礼体积要大。

包装设计好之后,就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制作出了两个盒子。然后让策划部拿着这个盒子到终端点,到药店去,与其他的药品、保健品放在一起,就放一盒,然后在门口调查消费者第一眼看到的是哪个产品。

开始的时候看到的没有我们的产品,于是我们就改,经过几番修改之后,再调查发现一大半的消费者进了商店一眼瞄过去之后,大多数的消费者说是我们的盒子,这个包装盒才定下来。

对于消费者来说,往往最先跳入眼帘的产品就是他要购买的产品。

脑白金当初定的如何在终端摆放,就定了一个原则,脑白金在商店里摆放不得少于3盒,高度不得低于1.5米,不得高于1.8米。1.5米以下看不见,因为很多产品都在那个高度放着,最保险的高度是1.5到1.7米之间。

7、产品定价不能光看调研

关于价格,最早胶囊+胶囊的定价是18元,但是马上就觉得18元的价格太低了,最后定了38元,后来改成口服液的时候是38元,因为改成口服液后成本就上去了。

当时做市场调查,38元、48元、58元、68元、78元、88元,这么多价格去调查,接受最多的是38元和48元,看来定价不能片面地光看调查结果,要在调查结果上进行分析,最后大家讨论价格太低不行,反而觉得不值钱。

后来定在68元与88元之间,最后把88元否定了,原因是我们计算如果要长期服用,每个月的投入是多少,算下来负担比较重。后来算如果是68元,对于除了下岗工人以外的家庭一般还是都能接受。

8、试销市场快不得,全国市场慢不得

做一个项目必须先要试销。

试销我们喜欢选浙江、江苏的县级市。它编制是一个县,但是它的富裕程度跟一个市,跟全国其他地方市是平级的,消费能力也能跟一个市平级。它有一个好处,它毕竟是一个县级,广告费成本低,所以我们一般都会选到那些地方去试。

一般选3个不同类型的县去试,试了之后就每天收集数据,每天调查,3个月下来之后汇总一下,再进行一些判断。

9、无条件执行

策划方案已经定型了,不准更改,搞一刀切。

开始大家都反对,说每个市场不一样,南方北方差异很大,但是我们不管了,即使失败也是总部的,你只要登文章就行了。

当时重要的策划方案是软文和书摘。只要书摘到位,软文谈到价格,按要求登出来,那么就是失败也是总部的责任。

启动四个地方,策划的方案就是后来全国的启动方案。

当时的方案里是没有电视的,重点就是软文、书摘;还有一些小东西,比如推拉、桌面小POP,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太多的。但是因为书摘效果好,因为每篇软文都是精心设计的,所以启动一个就成功一个,没有失败的。

10、先报纸后电视

我们的广告预算如何分配?

早期的时候,报纸广告多一点。后来产品的市场打开了之后,我们主要是以电视广告为主。大头还是在电视广告上面,其次是终端的宣传品,还有一个终端的促销。

我们早期报纸广告会多一些,因为一个产品刚上市的时候,你需要告诉消费者的内容相对多一点。

除了“送礼”这个概念之外,还有“改善睡眠”这个概念。它为什么会改善睡眠,它有没有副作用,它的机理是什么,它调整肠道的原理跟三株跟昂立有什么区别。这些东西你需要告诉消费者,这个电视是做不到的,报纸能做到,因为在报纸上你可以用大量的文字去说。

所以刚导入市场的时候,我们有3年时间,报纸广告大过电视广告。后面就开始报纸广告逐渐逐渐削弱,现在,报纸广告基本上停了。

11、最好的广告就是推销产品

做什么都要务实,从企业的角度,你能卖产品才是好广告,你不能卖产品,对我们企业来说就不是个好广告。现在广告太多了,每天晚上一个人要看几百个广告,99%的广告大家是记不住的,等于白打,尤其越美的广告他越没印象。

我们最早的时候,大概15年前,有个广告才花了5万块钱,因为连胶片都没用,就用数码机拍的,但效果特别好。这个老头是找的一个话剧演员,还有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那个话剧演员面部表情很夸张,就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最后说“收礼还收脑白金”的时候,他跑过来一下子把脑白金抢过来,抱在怀里还扭两下。就是特别让人感觉不舒服。

当时我们先在苏州试播,播了一段时间,很多人写信给苏州电视台,希望他们停播这个广告。还有的老板说,他付了你多少钱播这个广告,我付你钱你别播了。那个广告播了之后,销量呼呼往上走。就是美誉度很差,但是销量确实好。

我们说老让你讨厌不行,我们得搞一个好的。有时候就不务实了,请姜昆和大山拍了一个广告,姜昆的形象又挺好,那个广告制作费很高,播的次数也很多,但播了之后就不卖货。

12、广告是对消费者大脑的投资

广告最怕变,因为你一变,前面的积累就丢了。所以我们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个广告语确定下来了之后,用了十三四年了,广告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表现形式我们每年会变一下。现在看,这个广告效果挺好的。

在这个广告打到大概第五年的时候,在消费者脑海里面,一提起“送礼”,他就和“脑白金”不自觉地开始画等号了。

广告,它其实是一个投资。它在消费者大脑里面,是对消费者大脑做的一项投资。

如果你广告语老变的话,一年两年就变个广告语,那前面的积累就全丢掉了,前面的投资就等于全浪费了。

13、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广告

我们特别强调广告费的打折问题。前面说到地级电视台,我们能打折到3%~5%,这本来不是行业常规,我们去谈出来的。

我们对下面经理们要求很严,我们总部制定投放策略的时候,会研究:这个台怎么样,它的受欢迎程度、收视率,然后我们总部就给核准一个价格,比如这个电视台只允许1%,刊例价的1%。如果你谈不下来我们就不做,不做我扣你钱,扣当地经理的钱,所以他自己就想办法去谈了。还有,如果你老是谈不下来,最后我就开始罚款,第一年是罚款,第二年我就免了他。所以我不怕我们谈广告的人出去吃回扣。有时候我们的人还得自己掏钱请电视台广告部的人上哪儿吃吃饭。

我们广告费一年支付了3亿,最后中介机构按照播出的评估,是38亿。一年需要投30亿的广告因为团队执行力变成了3亿,我们利润空间一下子就出来了。

14、现款现货,防止烂账

巨人在高峰的时候,有3个亿的烂账,其中有2亿是因为管理不善而烂的,有1亿是因为意外的。

那为什么会烂,因为我们货款是赊销的,所以在低谷的时候我们就制定,哪怕我做得再小,我所有的产品现款现结,你不做就不做,但是我就是现款现结。开始很难,大家都说做不到,但是咬咬牙撑过来了,最后也就做到了,所以现在和我们做生意的公司全部都是现款现结。当然我们也不欠别人的钱,所有的供应商的款,我们也给你现款现结,广告费我们也跟你现款现结,就是我们也给你付出去,但是我们不欠别人的,别人也别欠我的。

实际上这样一旦进入良性循环,大家知道你这个企业就是这个行为,想和我做生意,就是这样的,慢慢被认可了,也就做到了。所以脑白金累计几十亿的销售额,但是没有一分钱烂账。

15、赏罚分明,评十佳也要评十差

比如我们搞销售的还有一个问题,叫“冲货”。就是说本来我这个产品,给你在浙江卖的,产品上都印上“浙江地区专销”。不光是省,我还细分到每个市,比如我是杭州地区专销,嘉兴地区专销,每个城市专销。如果他把专销的产品卖到其他地方去了,我们叫冲货,等于他侵占其他分公司利益。

我每年还要评十佳冲货“能手”,他把货卖到其他地方去了。我就会给他一个黄旗,他是冲货“能手”。这个“能手”是打引号的。这个“能手”冲货太多了,我就在经济上处罚他。你冲了100万的货到隔壁城市,我就把你100万的销量划过去,总部再罚你100万,用这种方法。

就是这样处罚完了之后还有人冒出来,后来我就用这种方式:每年评十佳冲货“能手”,然后搞一个黄旗,而且规定,黄旗子必须挂在经理办公桌背后的墙上。我们还要定期查,有没有摘下来,如果摘下来了,罚他款。

我的公司有一个好处:什么东西都放在桌面上。比如我们公司每年评先进,只要评先进,我一定也评落后。我们每年评“十佳”分公司,市一级的“十佳”分公司。只要有“十佳”就一定有“十差”。“十佳”上去领红旗、发表演讲,很得意,还发奖金。那个“十差”,他也上去,拿个黄旗,也要发表领黄旗感言,然后现场交一点罚款,10块钱。只要是这种文化,大家也都习惯了。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之家 的产品:
  • 家居建材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